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嚴重
2013-06-11
翟莊子村是天津市最南端的一個邊界村,村裏打的井水既鹹又有味,部分村民不敢再喝井水,改喝凈化過的水。記者在這裡碰到了正在拉柴禾的楊振起。據他反映,現在村裏喝的是「專供水」,每壺0.5元。而村裏的井水只用來刷鍋洗衣服,這種生活已經持續了兩三年。 在中國華北地區,農民大多是將淺層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源。近年來,由於部分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未建成即投入使用、污水處理設施破損滲漏以及污水排放缺少防滲設施等原因,工業污水、農耕肥料、城市生活污水等滲透到地下水,部分農民擔憂飲水品質影響身體健康,被迫外購經凈化過的自來水或桶裝水。 位於河北省沙河市白塔鎮的權村是個有著2100多人口的村莊,因地下富含煤礦而聞名。村支書楊學文最近正在忙碌著鋪設管道,從鎮上引水入村,因為這個位於華北平原地區的的村莊,村民生活飲用水已經超標。 村支書楊學文提供的一份由邢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出據的檢測報告顯示,權村地下飲用水的總硬度、硫酸鹽、氯化物、硝酸鹽氮、溶解性總固體不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不適合飲用。 「這個水是什麼時候不能吃的誰也不知道,到如今這個水我已經喝了26年。」杜姓村民說,村民普遍懷疑,水質的變化與當地一家企業多年外排污水滲入地下有關。 記者隨後向有關醫學專家了解到,當飲水中硝酸鹽含量達到90~140mg/L時,就能導致嬰兒高鐵血紅蛋白症(藍嬰病)。當人體攝取過量硝酸鹽後,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被還原為亞硝酸鹽,引起高鐵血紅蛋白症,血液中高鐵血紅素含量達70%時,可導致窒息而死。 權村是華北平原地區農村地下水受到污染的一個縮影。在這個產業結構重,人口密度大的區域,不少群眾依然不清楚正在飲用的地下水水質如何,不少年輕人已不敢再喝井水,改喝桶裝水或經凈化過的自來水。 華北平原是中國第二大平原,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資源儲量和污染問題已經突顯出來。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環境地質環境研究所從2006年開始,歷經5年完成的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品質整體較差,且污染較為嚴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僅佔採樣點的55.87%,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地下水高達44.13%。 「華北平原地下水分為三層,其中第一層地下水在100米以內的,目前基本上是不能飲用了。」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王學求說,「第一層地下水被污染後,我們就開採第二層地下水,就到了二三百米,現在有的第二層地下水都不行了。第二層地下水污染達到44%-45%的樣子,也就是將近一半不能飲用了,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據介紹,現在很多地方打井,要用到第三層地下水,第三層地下水達到三百七八十米以下。 有關專家表示,華北地下水污染一大原因是大部分河流斷流,成了城市納污渠,隨後成為灌溉水源,大面積污染地下水。由於上游大修水利、氣候乾旱,華北大部分河流變為季節河,常年乾涸,成了城鎮工礦企業納污渠。工業廢水、城市生活污水就近排放,成為地下水的一大污染源。 專家認為,政府應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對一些污染嚴重的新建項目,堅決不予審批,尤其是小型的造紙、化工、煉油等項目。同時,加快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改善污染較重地區的水質,實施農村飲用水水質定期檢測,保障農村飲水安全。 王學求表示,國家對已上的項目,建立污水處理項目,對一些污染較為嚴重的企業要實行限期治理。要堅決杜絕因設施、管理等方面造成污染現象的發生。同時,要合理規劃工業佈局,對現有的產業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 此外,國家應儘快組織開展全面的地下水環境品質狀況調查,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體系。王學求認為,國家應加強農村水質監測網絡建設並定期公佈監測結果,使之動態化和透明化。 新華社石家莊電(記者王昆、劉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