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30704號
2013年07月04日
星期四
社文消息
2013-07-04
《新福利車長突發事件應變培訓》 為了加強車長等前線員工在各方面的安全服務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新福利巴士公司上月針對在巴士遇到火警時的應變能力培訓,專程邀請了澳門消防局派出導師舉辦多場培訓課程,內容主要為,讓員工熟悉滅火筒和逃生鎚的正確使用方法,同場新福利亦進行手動開啟車門及疏散演習。通過專業消防導師的講解和實際操作的從旁指導下,參與車長均表示獲益良多,萬一遇到火警時,更有信心和清晰知道處理方法及程序。
澳城大與台灣金門大學簽署合作協議 台灣金門大學校長李金振教授、研發長李金譚博士和公共關系組長王智盛博士日前訪問澳門城市大學,獲得澳城大副校長梁文慧教授、國際旅遊與管理學院課程主任李璽博士等的熱烈歡迎。金門大學與澳門城市大學(國際旅遊與管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澳門發展研究所、旅遊博彩研究所)為促進兩校學術交流與研究,經雙方商議,兩校以平等互惠原則,簽署有關:師資短期交換或交流、互訪; 學生短期交換或交流、互訪;合作研發開設課程、學程或共同召開各種學術研討會; 共同推動或發展各項研究計畫;各種出版品之交換;共同促進兩校在國內、外與相關領域之學術地位與知名度 以及其他各類有益兩校之學術、科技研究、交流活動的合作協議。同時,就兩校學生管理、教學管理和國際聯系等方面交換了意見。 雙方相信是次合作協議的簽定,將進一步加強澳城大有關學術單位與兩岸四地大學的合作和互動,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廣的學習和交流機會。 金門大學(英語譯名:National Quemoy University,NQU),為臺灣金門縣第一及唯一的一所公立大學。也是金馬地區的最高學府。校區位於金門縣金寧鄉,目前共有三大學院,十個學系,五個研究所。招收學制設有四年制大學部、進修部。 金門是兩岸交流最頻繁的地區,該校定位為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優的“精緻大學”,未來學生人數規劃為3023人,並將發展科學技術、人文與社會科學等領域,以達到綜合大學之發展規模。
提醒社會服務界別法人確認續期申請 根據《選民登記法》的規定,法人確認的有效期為5年。凡於2008年10月15日前已獲確認的法人,其確認的有效期將於今年10月15日屆滿。為此,社會服務界別法人須於有效期屆滿前90日至150日期間申請確認續期(即今年5月16日至7月18日期間)。倘逾期不提交確認續期申請及所需文件,其確認將於有效期屆滿時即告失效,並導致相關的選民登記被註銷。社會工作委員會早前已透過多種模式,包括新聞稿、講解會、雙掛號信及電話,通知相關法人有關確認申請續期事宜。 社會工作委員會現特別再次通知有效期將於今年10月15日屆滿的社會服務界別法人,倘尚未提出確認續期申請,必須在今年7月18日或之前,於辦公時間內提出申請並交齊所需文件。 詳情可瀏覽社會工作局網頁www.ias.gov.mo並下載相關表格。倘有查詢,請致電28355280與社會工作委員會秘書處聯絡。
吳國昌促解決公共房屋供應及設置合理輪候期 特區政府新一期經濟房屋申請結束,房屋局推出業興大廈1544個一房一廳單位卻已合共收到15038份申請表。 特區政府有必要正面解決公共房屋供應及設置合理輪候期的問題。中長期而言,須充分調動填海新城的土地資源和撥出財政資源回應需要;短期而言須立即調動收回土地增建公共房屋。 為此,吳國昌提出下列質詢: 一、據特區政府今年六月十日回覆其查詢證實依法收回鄰近氹仔偉龍馬路和雞頸馬路之土地。特區政府可否下決心把已決定收回這塊機場對面八萬多平方公尺,至少可提供超過五十萬住宅樓面面積的土地,立即規劃興建公共房屋,以便短期增加一萬多個公共房屋單位? 二、特區政府是否已下決心落實填海新城澳人澳地,確保房屋發展的長效機制?可否立即調撥已出售經濟房屋單位超過十億元的收入,設置公共房屋發展基金作為支援房屋發展計劃的財政基礎? 三、只要落實填海新城澳人澳地,確保房屋發展的長效機制,公共房屋的合理穩定供應理應回歸正軌。特區政府可否及早啟動公共房屋法制檢討,在經濟房屋制度方面研究重設經濟房屋輪候制,設置法定的經濟房屋輪候期,具體規範經濟房屋住戶因家團成長換購新經濟房屋單位的制度,以及在社會房屋制度方面研究設置法定的社會房屋輪候期,設置社會房屋租戶自購自住制度?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議員吳國昌 三月至五月就業調查結果 統計暨普查局就業調查結果顯示,本澳就業情況持續理想。今年3月至5月失業率為1.8%,較上一期(2月至4月)下降0.1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為0.8%,與上一期持平。 勞動人口共36.07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72.0%;其中就業人口達35.44萬人,較上一期增加2000人。按行業分析,飲食業和批發業的就業人數均有所增加。 失業人口為6400人,較上一期減少600人;尋找第一份工的新增勞動力占總失業人口3.0%,下降1.2個百分點。 與去年同期比較,勞動力參與率上升0.1個百分點,失業率下降0.2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則與去年同期持平。
澳大人廣西義教收穫豐 『Que sera......sera;What will be......will be......』廣西平果縣第五小學的學生們往常一週只上一堂英文課,如今學唱這首經典英文歌謠,仍略顯吃力。同一時刻,在另外三間課室裡──來自澳門大學葡文系的學生穿著葡國傳統服飾,在講台上表演著歡樂的土風舞;『科學實驗組』的小老師正向學生演示蒸汽動力彈起樽蓋的實驗,引來陣陣驚呼;而在『美麗的眼睛』生物堂上,小朋友自己動手畫出心中最美麗的眼睛。 是次義教活動由澳門朝陽學會舉辦,是『關懷青少年成長計劃2013』的項目之一,吸引了十多名澳門大學(澳大)的學生參加,與本澳其他學校的學生一起為平果第五小學的學生上了四堂別開生面的『開心課』。 『我們每班只教一堂課,考慮到教課本內容效果不佳,所以我們還是準備了一些有趣的內容,希望他們學得更加開心。』來自澳大經濟系一年級的鄭志輝說。鄭志輝熱愛唱歌,是澳大合唱團成員,正是他教小朋友唱英文歌。『我還是有些緊張,因為他們的英文基礎比較薄弱,學唱一整句的歌詞有難度,反應不是很熱烈,於是我們在第二天改變策略,教他們月份和星期的英文單字,答中獎勵橡皮糖,結果整堂課氣氛變得好好!』 另一名義工、澳大教育學院中文專業二年級的翁燕楓負責生物堂,協助講解人體眼部的結構。熱情乖巧的學生對於第一次上講台教書的翁燕楓來說,是鼓勵、也是考驗:『這次義教我最大的得著就是學到了人與人相處的模式。我們不僅在教他們知識,自己也要解決很多溝通交流方面的問題。例如,如何和五六年級青春期叛逆的學生溝通、合理安排男女生座位等等。" 在短暫的相處時間裡,義教老師在千里之外的課室裡留下了歌聲、舞蹈、色彩和笑聲,用對學生的關懷為自己的學習生涯收獲了珍貴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