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30712號

2013年07月12日

星期五

社文消息

2013-07-12

澳門文藝界代表參加南京研修班  為促進澳門與內地文化藝術界的交流與聯繫、觀摩內地文化產業的有益經驗、加強本澳文化藝術領域高級人才的培養,中聯辦文化教育部、澳門基金會及南京大學於2013年7月7日至13日在南京聯合開辦──「2013第七屆澳門社科界學者研修班」活動。 本澳文藝界代表一行25人在中聯辦文化教育部劉曉航部長及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吳志良主席率領下,一同前往南京大學開展為期七天的研習活動。7月8日上午舉行簡單而隆重的開班典禮,由南京大學薛海林副校長、中聯辦文化教育部劉曉航部長、澳門基金會吳志良主席及該校黨辦鄒亞軍主任主禮。 薛海林副校長致開幕辭時表示,南京研修班迎來了第七個年頭,本次參加的學員相對年輕,充滿活力,寄語澳門的年輕一輩為澳門的未來努力奮鬥,並期望透過研修班的活動讓參加的文化藝術界代表成為南京大學的一員,進一步加強澳門各界與南京大學的交流。劉曉航部長致辭時表示中聯辦對此活動十分重視,總結本次研修班具有三大作用,首先是在當今學習型社會的發展態勢中給各界社團代表深造的機會;其次是能讓澳門與內地的文化進一步相互了解交流;同時,此研修班也為澳門文化藝術領域人士搭建認識和溝通的平台,並認為本屆研修班的學員大多為年輕人,正能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吳志良主席致辭時提出對本研修班的幾點希望,在緊密的課程中學員們能把握所屬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而在是次參觀考察的過程中可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更深層次的感受與認知,最後,寄語學員們透過本次研習增進彼此的聯繫,發揮年輕人的創意和活力,推動澳門的文化事業踏上新的台階。 是次研修班設有五場圍繞文化藝術專題的講座,由南京大學的著名教授主講,包括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韓叢耀教授分享「攝影藝術賞析」、南京大學文學院周同科教授講授「漢字與書法─民族的根脈、南京大學交響樂指揮家呂曉一副教授講解「東西方音樂欣賞」、南京大學雕塑與藝術研究所負責人陳小鳴副教授主講「雕塑製作與雕塑藝術,以及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徐興無教授講授「唐人的飲茶飲酒與儒佛道三教,課程內容精彩多元,討論氣氛踴躍,學員收穫甚豐。研修班的課程結束後,學員們將共同前往揚州、安徽兩地進行考察活動。 是次參與研修班的學員有張偉樑、翁達智、林海結、譚智泉、郭英姿、李綺琪、何永華、梁迪嘉、鍾楚霖、蔡國傑、陳俊滿、區志輝、林德欽、陳嘉宜、鍾俊興、李卉茵、廖夢斯、劉阿平、洪盈盈等來自19個本澳文藝團體及傳媒機構的代表。 中聯辦文化教育部與澳門基金會在本澳學術社團支持下,已連續第七年於南京開辦「澳門社科界學者研修班─南京班」。主辦方希望透過續辦該活動,為學員建立本地與內地社科界的聯繫,促進各方的交流活動,搭建研究平台。  

澳大學生獲資助赴美柏克萊加大研習  澳門大學(澳大)在新學年將再度資助兩名研究生到全球頂尖大學之一的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學習,讓學生拓闊視野,提升科研能力,日後貢獻社會。 兩名獲澳大資助前往美國柏克萊大加州大學學習的學生分別是科技學院土木及環境工程系博士研究生慕何青和工商管理學院財務及企業經濟學系博士研究生馮健韶,兩人將於八月底啟程前往美國,他們期望透過是次交流能汲取當地學者、研究生的研究經驗,開拓視野,為自己的博士論文作好準備。 澳大2007年與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就學術科研、研究生互換等方面加強合作,並於2009年推薦了第一批研究生參加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客座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計劃」,讓研究生們提升科研能力,拓闊眼界,迄今澳大已資助了共6名學生參與該項計劃。 「客座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計劃」提供了研究生學習交流的平台,成功獲選參與計劃的澳大研究生,會以客座學生研究員身份前往柏克萊加州大學進行為期最長一年的研習交流,與當地學生一同體驗美國的校園文化。每名客座學生研究員會獲分配一名顧問老師,提供他們學習指導,他們亦可修讀每學期不多於四門的課程和旁聽柏克萊加州大學所開設的任何課程。去年曾參與該計劃、現就讀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英文系的研究生羅志敏分享說,她在柏克萊加州大學旁聽了不少課程,又得到當地老師指導,對自己論文研究有莫大裨益。交流期間,她參加了幾場美國當地舉辦的大型國際研討會,有機會與相同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面對面對談交流。羅志敏表示,此行堅定了她繼續從事研究和攻讀博士的志向。 澳大近年積極與全球頂尖大學開拓合作機遇,為學生、教員提供不同的多元化學習交流渠道,進一步為澳門培養多元及具國際視野的人才。  

『澳門青少年外交知識競賽』獲獎學生內地參訪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主辦、教育暨青年局承辦、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協辦的二O一二/二O一三學年『澳門青少年外交知識競賽』獲獎學生內地參訪團於七月九日至十四日到北京及山西學習和參訪。 參訪團成員來自獲獎的六間學校,包括嶺南中學(冠軍)、濠江中學(亞軍)、廣大中學(季軍)、鏡平學校、培道中學及氹仔坊眾學校(優異獎)。參訪團一行四十一人在教青局廳長袁凱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主任侯悅的帶領下,將拜訪國家外交部和釣魚台國賓館等國家主要機構,現場參加新聞發佈會,了解國家的外交政策和工作,親身與發言人進行交流,到訪中國人民外交學會,認識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交往的發展情況,並到外交學院進行交流,了解學院的學習情況,有助增加同學的升學選擇,以及參觀國家級的教育和藝術景點,包括北京市的故宮博物院、798藝術區和國家大劇院,山西省的山西博物院、平遙古城和晉祠等。 期望學生透過是次學習和參訪活動,增加對外交知識的認識,以及對內地的了解,提升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認識,促進其對國際和澳門發展的關注,吸取經驗,豐富人生閱歷,達致培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參加是次參訪團的師生包括︰嶺南中學的李錦榮老師、云惟豪、陳志濠、羅富強、施美心和馮鍵同學;濠江中學的詹燕娟老師、盧震豪、張競元、陳美齡、麥銀開和何靜宜同學;廣大中學的李業勤老師、鄭嘉豪、鄧楚琳、關琴、李琛怡和郭富權同學;鏡平學校的蕭永康老師、李結仁、歐陽語婷、歐嘉誠、蟻俊龍和李俊傑同學;培道中學的裴承賢老師、廖尚賢、鄭倩欣、葉依婷、盧彥如和賴建文同學;氹仔坊眾學校的梁志勤老師、莊渝浩、周星海、李慧詩、黃嘉慧和馬慕賢同學。  

『與青年有約──霍凱盛+插畫創作』 為貫徹二O一三年度施政方針有關『鼓勵多元生活體驗,提升青年的創意和創新能力』及『促進青年的身心健康發展,鼓勵青年參與和貢獻社會』等方針政策,教育暨青年局轄下外港青年活動中心將於二O一三年七月十二日星期五晚上八時正在塔石廣場青少年展藝館舉辦『與青年有約──霍凱盛+插畫創作』分享活動。 霍凱盛是本澳青年藝術家,剛畢業於澳門理工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專業。他中學時期曾參加外港青年活動中心舉辦的『藝術教育雪球計劃──中學生立體視覺藝術全接觸』。年青的霍凱盛多年來在藝術創作上不斷進行探索和努力,並於今年憑著最新創作的插畫作品《樂園系列》入選世界上極負盛名的意大利『波隆那國際插畫展』。能從在來自世界各地三千一百四十七名參加插畫家中,經過評審團的嚴格評選,最終脫穎而出成為七十七位入選者之一,對霍凱盛本人以至本地藝術創作界來說,都是極大的鼓勵和肯定。 在今次的『與青年有約』活動中,霍凱盛將向觀眾細說由開始接觸藝術到愛上創作,以及日後在創作路上的生涯規劃,並展示他在不同時期創作的作品和出席『波隆那國際插畫展』的過程和經歷。現場將設答問時間,讓觀眾可以直接與霍凱盛進行交流溝通,分享在創作上的喜樂和經驗。是次活動免費入場,歡迎對創作有興趣的青少年及市民前來參加。如需查詢,請致電二八七O 一三八五或二八七O 一三八六或瀏覽青少年展藝館網頁www.dsej.gov.mo/peeaj。  

教青局九月開辦繪畫及彩繪工作坊 為貫徹二O一三年度社會文化範疇有關『全力發展各類餘暇活動』的施政方針,促進青年在德、智、體、群、美等各方面的發展,教育暨青年局轄下外港青年活動中心將於二O一三年九月份開辦『壓克力繪畫工作坊』和『自然生活--木器彩繪工作坊』兩個藝術工作坊。通過工作坊讓青年的想像力在創作過程中得到無限啟發,同時將色彩變化融入生活用品之中。 『壓克力繪畫工作坊』的上課日期為九月一日至十月二十七日(逢星期日上課,十月十三日除外),上課時間為下午六時至晚上九時,學費全免,部分材料費澳門幣二百元,另學員須自備畫筆、畫刀及調色板,或於第一節課直接向導師購買,價格為澳門幣一百三十元。工作坊將介紹壓克力畫的歷史,工具與各類材料的使用,基底、調色、素材的選擇及組織畫面的技巧,以及教授在畫布上的多種繪畫技法。 『自然生活--木器彩繪工作坊』的上課日期為九月三日至十月二十九日(逢星期二上課,十月一日除外),上課時間為下午六時至晚上九時,學費全免,部分材料費澳門幣三百元,另學員須自備畫筆,或於第一節課直接向導師購買,價格為澳門幣六十元。工作坊讓學員學習到以彩繪方式,在木器製品上進行設計、手繪和創作,並有機會創作屬於自己的生活用品,藉此提升學員在藝術彩繪上的技巧、創意和欣賞能力。  兩個工作坊的對象為本澳十六至二十九歲青年,每班名額十二人,上課地點均為外港青年活動中心。並採用『先登記,後抽籤,再報名』的方式錄取學員。登記人數多於招生名額的工作坊將會進行抽籤,中籤者方正式報名。有興趣者,可由即日起至七月三十一日登入教青局網站『活動快訊』進行網上登記,亦可親臨外港青年活動中心或終身學習服務站進行登記。八月一日將進行抽籤,抽籤結果於同日張貼於外港青年活動中心並以電話短訊通知中籤者,同時透過外港青年活動中心網頁公佈。中籤者可於八月一日至八月四日期間到下列地點完成報名手續:外港青年活動中心(澳門新口岸畢仕達大馬路綜藝館第二座)、終身學習服務站(澳門得勝馬路十二號B)。當錄取者放棄報名,由候補者補上。候補者將收到主辦單位的電話通知,並於八月五日至八月七日進行報名。報名表格可於教青局網頁下載。  

馬黑祐坊會巡查冷氣機滴水黑點 祐漢區人口稠密,舊式樓宇林立,不少冷氣機日久失修,滴水問題嚴重,居民反映區內冷氣機滴水問題多年來持續得不到解決,縱使多次反映或投訴仍?有改善,批評有關當局未有積極打擊違規情況。 近日,馬黑祐坊會理事長鄭麗霞、副理事長吳碧珊等一行四人日前針對祐漢區內長期存在的冷氣機滴水問題進行實地巡視,發現區內商舖、舊式樓宇住戶的冷氣機均安裝於外牆,部份冷氣機去水喉未有接駁到牆上的排水管或以容器盛裝,滴水問題更令途人煩擾。 踏入夏季,居民開始長時間使用冷氣機,導致冷氣機滴水問題越趨嚴重,滴水在空中飄散,對路過居民造成困擾,地面一攤攤的水長期存在見慣不怪,不但嚴重影響環境及社區衛生,更可能引發傳染病,長遠影響市民健康。坊會表示,接到不少居民反映,多棟舊式樓宇包括吉祥樓、順利樓、勝意樓等衛生環境惡劣,除冷氣機滴水問題外,大部份外勞租戶衛生意識薄弱,梯間後巷堆滿雜物及垃圾且長期堆積無人清理,污水隨處可見,容易滋生蚊患,居民要密切注意由蚊蟲傳播的傳染病之登革熱高峰期,社會各界應更要關注祐漢區內衛生環境惡劣問題。坊會促請有關當局應在炎夏之際,積極主動巡查冷氣機滴水黑點,加強居民及商戶對冷氣機滴水問題進行解釋及宣傳工作,要嚴格執法處罰違規者,同時,坊會呼籲居民要定期檢查家居冷氣機是否有滴水,舊式樓宇的冷氣機應加裝排水管,若沒有排水孔,可將排水管接至露台或接回室內,再以容器盛裝,以減低對他人和環境的影響。  

【摩卡】系列工作坊點亮精彩暑假 今年【摩卡】首次為學校及兒青院舍度身設計了動靜兼修的暑期自我增值計劃,以充實學子們的課餘生活,陪伴他們度過一個精彩有意義的暑假;而當中邀請梁文燕培幼院參與的曲奇製作工作坊已於前日正式開展。 前日的曲奇製作工作坊吸引了梁文燕培幼院的一眾小朋友踴躍參加,在導師的專業指導下,十六位小朋友入廚有板有眼,由揉麵粉到焗製的每個步驟都親自負責,活像小廚師一樣;經過差不多兩個小時的努力,小朋友捧著自己辛苦得來的製成品,反應大有不同,有的吃得津津有味,有的捨不得放進口,嚷著要拿回去與人分享,但卻不約而同表示,從過程中獲得了碩大的滿足感。 第一場的【摩卡】籃球工作坊已於七月五日掀開了序幕;當日梁文燕培幼院十二位參加者在教練的指導下學會了運球和投球的基本技巧,儘管在太陽底下大汗淋漓,現場的小朋友依然熱情不減,跳脫非常;每每有人成功投籃,小朋友們都興奮得拍掌叫囂,為同伴打氣,團結氣氛高漲。 【摩卡】暑期系列工作坊?跨七、八月,包括籃球、動物關愛、曲奇製作、氣球紮藝、短片製作等,邀請了梁文燕培幼院、望廈青年之家以及九澳聖若瑟學校三間院舍的兒青參加,志在為莘莘學子塑造色彩活力的暑假,更協助參加者認識自我、全能發展。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工作局官方網站資料顯示,梁文燕培幼院的宗旨是向孤兒、破碎家庭的兒童、被虐兒童及遭遺棄兒童提供一個舒適及安全的環境,以令其身心能得以平衡發展。梁文燕培幼院自成立以來,其管理的工作是由玫瑰道明傳教女修會所負責。 (梁文燕培幼院資料參考:http://www.socialinfo.ias.gov.mo/groupd/detail.php?id=71&ctype=3&type_id=3-2) 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工作局官方網站資料顯示,望廈青年之家的服務對象為年齡介乎於四至十八歲,因失去家庭溫暖 (被遺棄、受虐待、孤兒、父母精神有問題或有病等) 或處於任何危害其生活及正常社會情感發展狀況的兒童及青少年,男女均可。院舍為院童提供生活照顧,道德教育及功課輔導和個案輔導。 (望廈青年之家資料參考:http://www.socialinfo.ias.gov.mo/groupd/detail.php?id=69&ctype=3&type_id=3-2) 根據九澳聖若瑟學校官方網站資料顯示,九澳聖若瑟學校目前開設有小一至小六班級,為一所男女生的寄宿學校。其辦學特色為培養歡樂和諧的家庭精神,推崇誠實、勤奮、仁愛和純樸的美德,提供課餘興趣班,以發展及培訓學生的專長,並為學生提供照顧及住宿的服務。 (九澳聖若瑟學校資料參考:http://www.sjkaho.edu.mo/sjhis.htm)  

馬志成出席河南省政協常委會會議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河南省政協常委馬志成於本月八至九日赴河南省出席政協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同時分別拜會了河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史濟春 以及港澳台僑外事委員會主任陶振江。 會議重點傳達學習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常委會會議精神、聽取若干發展視察情況以及進行學習講座等。日前 馬志成並分別拜會了河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史濟春 及港澳台僑外事委員會主任陶振江。介紹澳青企協成立十年來的發展情況 保持團結本澳不同行業的青年企業家 積極組織會員參與內地包括河南、台灣及其他地區的商貿活動 加強緊密合作 推動青年企業者多元發展。馬志成表示 為進一步加強豫澳兩地企業的交流和合作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將於八月初組織七十至八十名本澳青年企業家前往河南省作商貿交流 為會員搭平台做服務 尋商機 拓發展。 史濟春祝賀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成立十年之重要日子 認同該會一直以來的服務工作 對馬志成常委長時間為河南澳門兩地發揮橋樑作用予以肯定 並感謝澳門企業們長期以來對河南經濟發展的關心和支持。他提到 河南省是全國的經濟大省 也是糧食的主產區 與澳門有著寶貴的世遺文化背景 希望通過該會及澳門服務平台 加強與本澳及葡語系國家的商貿合作 促進共同發展。最後 史濟春表示歡迎和期待澳門青年企業家商貿代表團八月份的到來。  

京澳兩地文化局交流會面 北京市文化局局長陳冬、副局長王珠一行日前(七月九日)拜訪澳門文化局,與吳衛鳴局長等領導主管會面,雙方談及京澳兩地的文化發展,冀加強日後兩地在文化藝術方面的交流。 吳衛鳴對陳冬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表示,澳門是一處文化底蘊豐厚的城巿,每年所舉辦的文化活動豐富多彩,而回歸後澳門與北京在文化方面的合作更是日益加深,近年更透過「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等大型節慶活動把富特色的演藝項目推廣到海外,希望澳門能作為內地與海外交流的平台,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推廣作出貢獻。吳衛鳴又指,澳門民風純樸,政府與民間合作無間、共同努力,猶如文化園丁對戲劇、舞蹈及音樂等不同的「花種」做出灌溉。 陳冬介紹北京文化部門的相關工作及北京市文化活動的最新情況。他對是次北京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與澳門中樂團合作「京澳民族音樂會」感到高興。他說,北京與澳門在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具有優勢互補的地方,冀望日後兩地致力體現深化交流合作,促進共贏發展。 參與會面的還有文化活動廳廳長楊子健、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廳廳長陳炳輝、特別計劃處處長林俊強、北京市文化局港澳台事務辦公室主任孫波,北京歌舞劇院院長趙麗華、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李龍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