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30713號
2013年07月13日
星期六
是時候偵破政改「大騙案」
2013-07-13
政府日前公開張貼九月立法會選舉的候選人資料,共二十張名單、一百四十七人爭奪十四個直選議席,競爭之激烈程度將史無前例,反映各路人馬對競逐民意認受的重視,進而增加直選議席的砝碼;然而,候選人在未來兩個月「身水身汗」爭奪的席位,在新一屆立法會僅佔42%,其餘的將繼續由非民選的間選和官委議員「躺著」瓜分。 無法突破個別利益導向的議會悶局、過半數議員繼續品嚐免費政治午餐,全因去年一宗「大騙案」。市民有必要回想去年初,政府啟動政制改革諮詢,務求取得修改特首及立法會選舉辦法的社會共識,但在首輪有關「要不要政改」的諮詢後,當局與其民間衛星社團已開始蠢蠢欲動,欲催生所謂的+2+2「主流」方案,即增加兩席直選的同時,也增加兩席間選,到次輪有關「如何進行政改」的諮詢時,多場公眾諮詢淪為「主流」方案的造勢活動,親政府人士不分男女老幼全面啟動,洗腦式不斷反覆論述,「澳門回歸後經濟繁榮、社會和諧…這有賴於行之有效的議會結構…間選也有其代表性、也可以促成均衡參與、更可以促進民主發展…因此本人支持加二加二…加二加二好!」到諮詢期尾段,即便不少市民仍對政改無甚了解或明顯希望只增加直選,政府的民間衛星社團仍可端出十幾萬份支持「主流」方案的意見書,最終在立法會以廿四比四的大比數促成這宗「大騙案」。 直至最近,多個社團先後遞交參加新一屆間選的候選人名單和政綱,結果「十二個人角逐十二個議席」,以往出現同樣情況,候選人均可自動當選,不過在「主流」方案加入了「即使候選人與議席數相同仍要進行投票」的規定,這行禮如儀的投票秀正是他們口中的「民主選舉」,而負責投票的也一如既往是五個界別(工商金融界、勞工界、專業界、文化體育界,以及新增的社會服務教育界)、合共不足兩千名社團代表。看到候選人和社團代表的臉孔,不乏去年諮詢場上「實牙實齒」表示「間選也是民主選舉」的人士,包括工聯「成功爭取」繼續佔據兩席勞工界、過去兩屆均在直選敗陣的婦聯副理事長陳虹,莫名其妙「代表」了全澳過萬名社服及教育工作者、其餘九席絕大多數由特首在商界的一班「好兄弟」瓜分,社團「閂埋門傾掂數」造就這十二人躺著也當選,許多人現在才如夢初醒,慨嘆當初沒有出一分力戳破那宗「大騙案」。 事實上,間選制度充滿殖民色彩,葡人為安撫當時志不在直選,又不屑被澳督委任的地方華人領袖,特設這套「閂埋門傾掂數」的制度;然而,主權移交後直選以及過去便於澳督把葡國同胞安插於議會的官委,已絕大多數由華人擔當,這種三分的議會結構理應被掃進歷史的墳墓當中。況且同屬一國兩制管治的香港,儘管如教育、衛生服務、會計、社會福利等功能界別選舉,至少由該界別的合資格選民(如教師、社工等)以個人身份投票,但有關「廢除功能組別、立法會全面直選」的呼聲仍日益高漲,相反比功能組別落後的間選在澳門仍可安然無恙,實在是國際政治大笑話。有人辯稱間選的保存能補充議會的專業性,同時他們因平日「貴人事忙」而無暇接觸市民,直選方式將對其不利;可是即將在議會內代表教育界的準議員從未大談教改理念、聲稱代表體育界的則指出「而家政府喺體育方面做得唔錯,除咗攞多啲錢之外,都無咩可以做得到啦」,至於專業界三位準議員是否真正的「專業人士」亦成疑問,因為澳門根本沒有專業認證制度。更重要的是,議員本來就該抱持「全職」態度面向市民,無需要勉強地「一兼多職」,何況以界別劃分議席的方式沒完沒了,我們總不能無止境地增加老人、婦女、青年、身障人士…界別,直選候選人當中也絕不愁缺乏專業人士,醫護人員、商人、教師、退休公務員、工會領袖等各界人士都有條件接受直選洗禮,為公眾所檢視。 隨著要求「直選過半」甚至「普選立法會」的訴求與日俱增,加上間選議員每每因維護自身業界和社團利益,而聯手否決有利民生的議案,澳門的民主進程終究要有所重大革新。正所謂「可一不可再」,市民認真盯緊非民選議員「不濟」的工作表現之餘,更應該好好設法嚴防下一次「騙案」的發生。 蘇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