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文消息

2013-08-05

政府刪除藉修改規劃條件圖索償條款  吳國昌認可消除囤地索償掠公帑威脅 △特區政府提交城市規劃法草案最後文本,刪除了第六十二條因修改規劃條件圖而可啟動特別保障機制索取賠償的條款。吳國昌認此舉可以消除發展商在城市規劃未到位地區囤地索償掠取公帑的威脅。 吳國昌指出,土地資源是整體社會的資源,城市規劃與土地運用應保證自然及社會資源的持續性,兼顧促進社會整體的成長及維護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關係。澳門特別行政區應該制定城市規劃法,並從而依法制定城市規劃,明文規定居民對城市規劃的知情和參與權,規定政府進行規劃的方法和程序,確保整體均衡的城市規劃和基建發展,從而有系統地規範基礎建設項目。制定城市規劃法,基本上可為達成上述目標提供法制基礎,但須注意,現城規法對於城規委員會運作的透明,在法律層面仍未有保障,更須注意的是城規法制定之後,預算還須十多年時間,才會陸續為澳門各區都制定詳細城市規劃。當一些地區未制定詳細城市規劃前,發展商可以向政府申領(比起舊制街道準線加強了城規考慮的)「規劃條件圖」。在官商勾結親疏有別利益輸送的現實環境下,一些在城規未到位地區囤地的發展商有機會取得草率發給的「規劃條件圖」,再等到城規考慮伸延至該區時,就藉口「規劃條件圖」因城規影響被改,不經法院而跟政府在友好的關係下談判賠償,掠取公帑。因此有必要刪除這一條容許發展商憑「規劃條件圖」因城規影響被改(而不是已批的工程准照因城規影響被改)也可以啟動特別保障機制跟政府談判賠償的條款。  

澳門教師關心教育座談會氣氛熱烈 △教師是教育事業的寶貴資產,他們的建議對教育的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了讓前線教師積極表達意見,互相交流經驗,教育暨青年局於七月十八日舉辦了以「家校合作」為主題的「澳門教師關心教育座談會」。教青局副局長郭小麗及各部門主管人員出席了活動;而培正中學主任黃潔冰、東南學校主任鄧少蘭、高美士中葡中學家長教育導師葉佩珠,澳門基督教青年會幹事卓箭球,以及多所學校家長會代表獲邀請擔任座談會嘉賓。活動吸引了六十多位教師到場分享寶貴經驗和發表意見。 教青局轄下仔教育活動中心主任鄺耀忠首先在會上介紹家長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內容包括培訓家長教育導師、出版《家長教育教材》、支援家長教育活動、推動家校合作、宣傳家長教育等,並計劃於二O一三/二O一四學年推出「百分百家長獎勵計劃」。他並且鼓勵家長積極參與有關活動,從多方面推動家長教育氛圍的形成。  

社會發展給家校合作帶來挑戰 本澳近年社會發展急速,博彩業發展蓬勃,給家庭功能、結構帶來挑戰。出席座談會的多位教師均關注博彩業的發展,家長輪班工作及雙職家長情況普遍,導致家長忽略了教育子女的責任,往往由傭人或督課中心擔當代理人。建議當局積極組織各項家長教育活動,倡導親子溝通並建構和諧家庭,協助家長樹立以身作則的觀念。  

加強師資隊伍的專業水準 有與會的新教師提出,對如何開展家校合作感到困惑,不知如何打破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隔膜等,期望透過座談會學習教育同工的成功經驗,以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策略及技巧,從而促進家校合作的順利開展。教青局轄下德育中心主任黃艷蘭強調,教青局很關注家長教育及家校合作相關教師培訓的需求,該中心除了開辦不同主題的「班主任茶座」工作坊,也組織多場「育人路上 總有你我」德育工作交流會,透過香港及本澳學校教育工作者分享其與家長溝通的方法與秘訣、對學校德育工作的信念、協作經驗及實踐成果,相互學習和交流經驗,共同促進學生品格和德行的發展。  

利用資訊科技,創設溝通平台 面對日新月異的資訊科技發展,Whatsapp、Facebook、WeChat等網絡溝通工具十分普遍。多位家長會代表認為,現時本澳各學校家長會均建立自己的網頁及溝通平台,但缺乏統一且有系統的交流渠道,建議當局積極創設本澳家校合作平台,以加強各校的家校聯繫,透過平台交流教養心得、育兒技巧、培訓資訊及相片分享等,有效促進本澳家校合作的發展。 郭小麗在總結時肯定家長會的設立在促進家校合作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家長會不但擔當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橋樑,亦協助學校提升教育品質,落實學生學習權益之保障。她強調教青局一直支持澳門學校推行家校合作的各項工作,鼓勵學校成立家長會及支援家長會的運作,並對家長幹事及教師等提供家校合作方面的培訓。透過學校發展計劃資助學校及家長會,鼓勵學校及家長會舉辦家長教育、親子活動等。為了有效促進家校合作的發展,有關資助正逐年增加。郭小麗亦認同是次座談會是教育當局、校長、教師及家長聚首一堂,互相溝通交流,分享經驗的好機會。大家的意見對本澳家校合作的發展具一定參考性和啟發性,並表示教青局未來會繼續組織同類活動,以聽取教師對教育發展的意見。  

澳大攀岩隊奪全國賽雙亞軍 △一年一度全國最高水平的大學生攀岩賽事「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攀岩錦標賽」日前在上海東華大學舉行,吸引了超過三百名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的大學攀岩選手參賽。澳門大學是次派出十名攀岩好手參賽,在比賽中獲取兩亞軍的佳績。 澳大已連續十年派隊參賽。為了準備賽事,澳大攀岩隊隊員在數月前已積極訓練,並曾到東華大學進行一星期的集訓。教練張健智表示,澳大攀岩隊今年的表現令其他大學讚嘆不已,特別是預賽時,隊員在男子抱石及難度賽均取得頭三名的好成績入決賽,唯在決賽因為少許失誤而與冠軍交臂失之。他感謝大學的長期支持,並肯定隊員在過去數月所付出的努力,期望澳大攀岩隊在下屆取得更佳的成績。 男子甲A組抱石賽中,澳大學生陸運通及羅允移分別取得亞軍及第五名;女子甲B組難度賽方面,蘇柏芝亦勇奪亞軍;許志梅則在女子甲A組難度賽中取得第四名。除在比賽發揮高水平的表現外,各參賽隊員因與其他大學的攀岩選手相處融洽、發揮良好的體育精神,獲賽會頒發「體育道德風尚獎」。 參與是次賽事的澳大攀岩隊成員包括:領隊廖文威,教練張健智,隊員周還、陸運通、羅允移、黃志宏、李炳權、許志梅、沈灼灼、王昳星、謝雅欣及蘇柏芝。  

「澳門電訊Moblile Apps設計比賽」進入尾聲 △由澳門電信管理局與澳門電訊聯合主辦、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協辦的「澳門電訊Mobile Apps設計比賽」,自接受公開報名以來,得到市民的積極參與。澳門電訊表示,已於七月三十一日的截止日期前收到十九隊入圍參賽者/隊伍提交的最終參賽計劃書,與此同時,根據比賽章程,「公開組」的入圍參賽者/隊伍亦已按照主辦機構的要求,於八月二日順利完成了參賽應用程式的安裝工作。活動將於八月二十日舉行總評審簡介會,屆時將由評審團成員甄選出各個組別的獎項得主,結果將於八月二十六日的頒獎儀式上公佈。 「澳門電訊MobileApps設計比賽」於四月份公開接受報名,報名參賽隊伍近一百隊,參賽人數接近一百八十人。主辦單位共收到超過五十份參賽計劃書,並評選出十九份入圍參賽作品進入決賽。 澳門電訊表示,比賽的總評審簡介會將於八月二十日舉行。是次活動的評審團由多個機構的代表組成,包括澳門電信管理局、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澳門創新科技中心、澳門電腦學會、澳門電子商務協會,以及澳門電訊有限公司。屆時,入圍參賽者/隊伍將向評審團介紹其作品的設計理念及作現場示範。評審團將根據參賽作品的創意、實用性、操作簡易程度、功能和參賽者的講解技巧等作為甄選準則,選出各個組別的大獎、最具創意獎和最實用大獎的得主。「公開組」大獎得主將可獲現金獎澳門幣二萬五千圓、澳門電訊「居+光纖寬頻250」服務為期十二個月,以及澳門電訊伙伴合約壹份;「學生組」大獎得獎者則可獲得現金獎澳門幣一萬五千圓、澳門電訊「居+光纖寬頻250」服務為期十二個月,及於澳門電訊接受在職培訓及實習計劃。各個組別的「最具創意獎」及「最實用大獎」得獎者/隊伍可分別獲現金獎澳門幣六千圓。其他入圍而沒有獲得任何獎項的參賽者/隊伍則可獲現金獎澳門幣三千圓。  

耆樂悠遊──老友記導賞員招募活動 △由民政總署主辦、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協辦之「耆樂悠遊──老友記導賞員招募活動」現正接受報名,歡迎對博物館感興趣及有志參與本澳歷史文化推廣工作的五十五歲或以上的「樂齡」人士報名參加。 導賞員在博物館的教育推廣工作中擔當重要角色,能直接將博物館與公眾緊密地聯繫起來,成為兩者之間的溝通橋樑。透過導賞員深入淺出的解說,公眾可增加對展品的瞭解,學懂從不同角度欣賞展品,發掘展品背後的歷史意義,因此導賞員的工作是十分有意義和具挑戰性。主辦單位首次招募「樂齡」人士參與民署轄下專題博物館的教育推廣工作,旨在推動長者終身學習,不斷吸收新知,與公眾分享知識和人生經驗,讓澳門的歷史文化能永續傳承。「樂齡」人士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其經歷和生活記憶是歷史的見證,與博物館內的部份展品互相呼應,參與博物館活動不但可以充實生活,保持與社會的互動,還可以繼續發揮所長,藉豐富的閱歷和對生活的熱誠,持續貢獻社會。主辦單位將於九月進行培訓課程提供免費培訓課程,由澳門著名學者擔任導師,向參加者講解澳門歷史知識、教授溝通和演說技巧、導賞員實務工作等。完成培訓課程和考核合格者將獲發結業證書,並且安排到民署轄下的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路歷史館、澳門茶文化館、養心堂和澳門基本法紀念館,為市民和遊客提供導賞服務,協助博物館的教育推廣工作。 活動費用全免,招募對象為年滿五十五歲或以上的「樂齡」人士,名額二十名,具教學經驗或曾參與導賞工作,及能於周一至周五參與活動人士優先錄取。如報名人數超過指定名額,將以審核和面試方式決定錄取名單。活動章程和報名表格可在於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路歷史館、澳門茶文化館、盧廉若公園養心堂、澳門基本法紀念館、中華民族雕塑園展覽館、紀念孫中山公園黃營均圖書館、白鴿巢公園黃營均圖書館、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圖書館、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何賢公園圖書館及下環圖書館索取,亦可於民政總署網頁www.iacm.gov.mo下載。查詢活動詳情,可致電八三九四 三七八三或八九八八 四零零零。  

教青局舉辦「圖樂無窮——圖書館管理工作坊」 △為引領更多青年主動進入圖書館這個知識寶庫,認識及善用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教育暨青年局轄下外港青年活動中心將於二O一三年八月十七日至二十五日(逢星期六及日)下午三時至六時舉辦「圖樂無窮——圖書館管理工作坊」 。工作坊地點為外港青年活動中心(新口岸畢仕達大馬路綜藝館第二座),對象為十八至二十二歲青年,名額二十名。 工作坊的內容包括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基本操作,圖書館日常工作,推行圖書館活動、佈置圖書館,推廣及宣傳與閱讀有關的活動,實地操作圖書館系統、編目等實務程序。學員在完成工作坊後,將有機會被甄選成為青年中心圖書館服務人員。 上述工作坊將採用「先登記,後抽籤,再報名」的方式錄取學員。登記人數多於招生名額的工作坊將會進行抽籤,中籤者方正式報名。有興趣者,可由即日起至八月八日登入教青局網站「活動快訊」進行網上登記,亦可親臨外港青年活動中心或終身學習服務站進行登記。八月九日將進行抽籤,抽籤結果於同日張貼於外港青年活動中心並以電話短訊通知中籤者,同時透過外港青年活動中心網頁公佈。中籤者可於八月九日至八月十二日期間到下列地點完成報名手續:外港青年活動中心(澳門新口岸畢仕達大馬路綜藝館第二座)、終身學習服務站(澳門得勝馬路十二號B)。當錄取者放棄報名,由候補者補上。候補者將收到主辦單位的電話通知,並於八月十二日至八月十五日進行報名。報名表格可於教青局網頁下載。 如欲了解活動的詳細內容,請瀏覽教青局網頁www.dsej.gov.mo首頁活動快訊,或致電二八七O 一三八五或二八七O 一三八六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