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文消息

2013-08-06

新口岸坊會促活化水塘「玻璃屋」 水塘作為本澳重要康體「跑步徑」,不少居民都會來到水塘進行運動。時值暑假,前往水塘跑步、健身的居民逐漸增多。新口岸坊會理事長戴鷹指出,現時水塘周邊公共配套不足,部份玻璃屋長期閒置,形同虛設且浪費資源,希望當局能夠適當善用,優化設施配套,回應居民訴求。 戴鷹表示,接近海立方的「玻璃屋」佔去水塘堤邊大部份空間,妨礙居民跑步和步行。經坊會向當局反映後,當局順應民意展開改善工程,讓跑步路徑變得通暢,方便居民暢通無阻地做運動。 不過,居民都認為,現時水塘周遭多間「玻璃屋」,並沒有「屋盡其用」,長期荒置,白白浪費了資源。戴鷹指出,不少居民都向街坊會反映,希望政府有關方面能充分利用這些長期閒置的建築物,建議或是活化作為資訊亭,或是改建為休憩處或閱報室,讓居民在水塘邊休憩時,可以享受更完善的社區設施,同時也讓這些建築物資源得以善用。 他又指出,一直以來,不少到水塘做運動的居民都向街坊會反映,水塘缺乏完善康體配套,如不少運動人士於運動前都會準備衣服,在運動後進行更換,但水塘周邊並沒有保管箱等設施便利居民,街坊會也曾向當局提出意見,建議考慮在水塘保安室附近增設保管箱等設施,可惜當局至今未能回應居民訴求,他希望當局重視問題,優化水塘周邊康體設施,把水塘改造成一個優美、更符合居民要求的休憩場地。  

二零一三年六月入境旅客增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6月入境旅客為2324935人次,按年增加10.4%;不過夜旅客為1164332人次,佔總數50.1%。 2013年6月中國大陸旅客為1464665人次,按年增加20.0%,主要來自廣東省(629648人次)及福建省(64466人次);個人遊內地旅客有603704人次。大韓民國(33570人次)及印度(21724人次)旅客亦分別增加12.7%及14.2%;香港 (558326人次) 及中國台灣(75889人次)旅客則分別減少0.1%及12.8%。長途旅客方面,英國(4249人次)旅客錄得1.7%的按年增幅,美國(14908人次)、澳洲(7280人次)及加拿大(4727人次)旅客則分別減少6.4%、7.4%及11.2%。 今年6月旅客平均逗留1.0日,與2012年持平,留宿旅客及不過夜旅客平均逗留1.8日及0.2日。 2013年上半年入境旅客總數共14142240人次,按年增幅為4.2%。中國大陸及大韓民國旅客增加9.8%及5.3%,香港及中國台灣旅客則減少3.3%及8.6%。此外,來自美國(87676人次)、澳洲(54113人次)及加拿大(35842人次)的長途旅客按年減少,而英國(28835人次)、法國(20285人次)及俄羅斯(16199人次)旅客錄得按年增幅。  

齊來滅e蚊 針對炎熱季節蚊患滋生,衍生細菌傳播,危害身體健康。街總青頤長者綜合服務中心於日前舉辦『齊來滅e蚊』預防登革熱填字遊戲活動,地點是青洲社屋青松樓地下休憩區。內容:長者諧趣話劇,介紹『白紋伊蚊』傳播登革熱的途徑,再透過長板及填字遊戲來喚醒居民預防登革熱防蚊意識,出席的居民逾100人。活動期望長者能從問答題目中,了解登革熱的特點、症狀、預防方法及患病後的處理等,增強他們對預防感染登革熱的各項措施。鼓勵他們做好家居及個人清潔,清除積水等,保持社區環境衛生,有效預防登革熱散播。民政總署派出工作隊在休憩區及附近街道灑殺蟲劑,有效杜絕蚊蟲滋生。區內居民反映青洲社屋群經常有居民高空扔垃圾,除了影響衛生外更會傷及途人,因此在活動中,街總青頤長者綜合服務中心梁桂萍主任強調:『高空擲物會傷人,違反者可被監禁2-10年』警惕居民勿圖一時之快,累已累人。活動由民政總署贊助。而9月份會舉辦「老友記競技樂滿FUN」活動,務必以多元化活動配合不同長者之需要。  

MTel管理層拜訪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MTel電信有限公司管理層於日前拜訪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獲得盧長水主任、劉孟球秘書的熱情接待。盧主任對MTel獲得特區政府發給新固網牌照表示祝賀,認為固網電信市場開放是民眾期待的事情,固網建設任務艱巨,新的營運商自然需要很努力。 行政總裁徐德明介紹了公司的骨幹團隊和發展計劃,指出台灣地區電信業發展良好,國際化程度高,有不少優秀的應用和值得澳門借鑑的經驗,希望能台灣的大學、企業在業務往來、技術交流、人才培養方面有更多的合作。 盧主任指出,台灣電信市場開放後,原有的營運商繼續發展,新的營運商提供了更多選擇,透過良性競爭,服務水平提升,市場越做越大。MTel的管理層有豐富的電信行業經驗,又有後起之秀獨有的技術優勢,一定有能力建好新固網。近年有不少本澳學生到台灣升學,本澳企業能提供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完善的在職培訓,辦事處樂意提供協助。 出席拜訪的MTel人員還包括董事盧國強、余國雄、林建剛、網絡發展總經理徐嘉明、企業傳訊總經理余榮讓等人。雙方還就公共工程、數據中心、資訊保安等話題進行了經驗分享。  

澳門母乳協會成立 母乳是母親送給新生兒的第一份珍貴的禮物,故餵哺母乳是每位母親應有的權利,享用母乳亦是嬰兒與生俱來的權益。為宣揚母乳餵哺的好處,讓社會對其有正確的觀念,澳門首個倡導母乳育嬰的團體-澳門母乳協會成立了,且於日前舉行了成立暨理監事就職典禮。 澳門母乳協會日前假黑沙環衛生中心舉行澳門母乳協會成立暨第一屆理監事就職禮,並向在場嘉賓致送手工製母乳皂以作紀念。當天還有母乳的專題講座,分別由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兒科及新生嬰兒科主任醫生及鏡湖康復科物理治療師,講解餵哺母乳的相關知識及乳腺炎的處理方法等,讓與會者獲益不少。 該會原是社交網絡的一個母乳媽媽交流群組,最初只有40名會員,發展至今已超過700人加入。該群組過往曾舉辦過母乳分享會及『快閃餵母乳』等活動,推廣母乳餵哺。 在世界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發出的『成功母乳餵哺十項指引』其中一項提到:『促進成立母乳餵哺支援小組,並在母親出院時轉介她們到這些小組』考慮到本澳欠缺有關的民間團體,且適逢8月1日至7日為國際哺乳週,而今年的主題是『母乳哺育的支持:貼近母親』,強調母乳哺育同僚諮詢的重要性,故促成了該會的成立,並選擇在此期間舉行成立儀式,冀望能藉此推動母乳育兒、爭取社會支持。 香港母乳育嬰協會、國際母乳會-香港分會、香港天主教母乳育嬰會、台灣母乳會等均有派代表到場致賀。 澳門母乳協會 宗旨 一、提倡餵哺母乳是婦女的權利,享用母乳亦是嬰兒與生俱來的權利 二、宣揚母乳育嬰對個人、家庭、社會、環保及資源分配的有利之處,從而使社會風氣更能接受及支持母乳育嬰 三、透過各活動及服務,向公眾宣傳及推廣母乳育嬰 四、向政府及有關機構反映及建議有關推廣母乳育嬰事宜 五、聯絡本地及國際推廣母乳育嬰之組織,以加強宣傳及推廣工作。  

敘利亞難民數目上升驚人 敘利亞兩年的血腥衝突,令該國近十萬人被殺,估計每月死亡人數多達五千人。聯合國指自一九九四年盧旺達種族清洗屠殺以來,從未見過難民數目以如此驚人的速度上升。衝突已造成至少八百五十萬人急需援助,逾一半是脆弱兒童,其中超過一百七十萬敘利亞人更被迫逃到黎巴嫩、約旦等鄰國躲避戰火,為鄰近的難民收容國帶來極大壓力,單是黎巴嫩已收容超過八十萬敘利亞難民。隨著每日數千名敘利亞難民湧到當地,宣明會最新調查顯示,至二零一三年底,黎巴嫩每三人便有一人是難民,令當地的經濟、住屋、教育、醫療等都面臨極大壓力,甚至達到臨界點。宣明會呼籲國際社會提供更大援助,減輕敘利亞難民對黎巴嫩等鄰近收容國所帶來的沉重負擔,並保護在衝突中的脆弱兒童。 為了解大批敘利亞難民對黎巴嫩社區所帶來的壓力,宣明會最新報告「Under Pressure – The impact of the Syrian Refugee Crisis on Host Communities in Lebanon」調查訪問一百八十名來自黎巴嫩社區的市民、領袖、官員,以及敘利亞難民。結果顯示,大量難民迅速湧入,不但導致黎巴嫩的房屋及糧食價格不斷升,亦令當地的教育和醫療服務同樣緊絀,當中對黎巴嫩基層家庭打擊最深。譬如敘利亞難民所提供的廉價勞動力,令不少黎巴嫩基層工人失業;黎巴嫩部份地區的租金上升逾兩倍,令黎巴嫩基層家庭被迫搬走;有黎巴嫩學校更要求學生提早放學,以便收容敘利亞學生。種種問題,已嚴重影響黎巴嫩社區的穩定。宣明會黎巴嫩辦事處主管Anita Delhaas-van Dijk指,黎巴嫩一直慷慨接待利亞難民,甚至為難民提供食宿,惟難民人數太多,黎巴嫩力有不逮,才加劇雙方不滿:「黎巴嫩社區正面對難以忍受的壓力,隨著敘利亞衝突加深,這些壓力更見明顯。敘利亞危機已經威脅整個地區,帶來不穩。」宣明會憂慮一旦情況持續,雙方的不滿勢將加深,令黎巴嫩和敘利亞孩子面對更嚴竣的挑戰,如患病、失學、心理創傷等。 宣明會自二零一二年三月起,在黎巴嫩進行利亞難民救援,包括派發糧食、衛生包、應急物資包,以及為收容難民的社區提供水利基礎建設,令約十萬人受惠;又會在未來十八個月,在黎巴嫩及約旦的難民社區,透過水利設施、派發糧食、應急物資(床墊、毛毯、廚具等),並成立兒童天地,目標幫助逾五十萬名敘利亞難民。此外,鑑於黎巴嫩收容社區目前面對的困境,宣明會呼籲國際社會及救援組織應:一、確保人道援助和服務能分配到最有需要的人手上,包括難民和收容國的基層市民;二、積極尋找改善收容社區與難民關係的援助方案,使救援項目同時達致促進和平及增強社區凝聚力;三、致力保護在戰火中最脆弱的兒童,確保在相關的教育、衛生及營養項目等,投放足夠資源。四、防止敘利亞繼續武裝,讓戰火早日平息,使難民重返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