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文消息

2013-08-15

東亞青年共同探討社區建設     巴哈伊教澳門總會於本月16日至18日,將在本澳舉行國際青年大會。該大會是巴哈伊國際社團今年夏秋兩季在全球舉行的114場青年大會之一,主要覆蓋東亞地區。大會主題是『共建美好社區』,假澳門科學館和澳門聯國學校召開。屆時預期有近450名來自澳門,香港,臺灣,日本和韓國的青年朋友參加。他們年齡均在15歲和30歲之間;將在為期三天的時間裏一起集體反思青年人在社區建設中所扮演的角色,探討如何投身於有意義的社會服務,並交流經驗,互相學習,合力計劃未來的服務行動。  巴哈伊教澳門總會主席江紹發強調:舉辦大會的目的是要號召青年人投身社會服務中來,同時實現個人的成長和提升能力貢獻於社會的進步,大會過程本身亦十分重要。我們希望青年人在大會過程中實踐一種『服務型』的領導和組織模式 —— 即在提升自己的同時,賦能他人,協助他人的成長。與傳統會議形式不同的是,此次大會無主題發言,無『領導』、『前輩』講話,而是由青年人自己依靠對話、磋商來共同審視青年人的身份和使命,構建更高層次的理解與行動。    澳門作為東道主,參與此次大會的青年已逾160人。在大會緊張的準備期間,除了準備藝術表演活動,青年朋友更是積極參與討論以及協助工作,對於他們來說這次大會是青年人『自治』的大會,只有青年人才是大會的主角。另外,部分不滿足大會規定年齡的青年朋友雖遺憾,卻希望能以志願者的身份為大會服務。這是一個青年人的交流對話,也是團結國際青年的新嘗試。  

小義工探訪『澳門扶康會寶翠中心』   為了培養青少年投入有意義的義務工作,藉此加強友儕間溝通合作的能力,從而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及貢獻社會的精神,教育暨青年局轄下外港青年活動中心的青年義工於七月二十四日下午帶領十八名年約八至十二歲的小義工探訪『澳門扶康會寶翠中心』。   是次探訪是由外港青年活動中心義工策劃,帶同參加『夏日小義工』活動的小朋友一起去了解智障人士服務。活動中除了由『澳門扶康會寶翠中心』的職員介紹該中心的服務,義工們還與智障人士一起玩遊戲,並由小義工派發禮物給他們。活動完結後小義工們表示很欣賞智障人士的毅力及生活態度,認為是他們學習的榜樣;中心的青年義工們亦表示透過是次活動學懂如何照顧年幼的小朋友,除了相互間建立一份真摯的友誼外,也從中學會尊重及包容的人生態度。  

『學生輔導員生命教育培訓課程』  為了持續鞏固和加強學生輔導團隊對生命教育的知識、學習生命教育之活動設計和製作適合學生使用的生命教育輔導教材,從而有效地在校內推廣生命教育,教育暨青年局轄下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於二O一三年七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三日邀請中國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的劉桂光、徐慶忠、彭川耘及邱怡華四位老師來澳為三十七名學生輔導員舉辦生命教育培訓課程。  在一連四天的培訓課程中,導師們以『生命』為核心,分別透過互動討論和活動體驗的方式,並運用新聞、廣告、繪本、電影、電視、流行曲等生活教材,從『哲學與人生』、『道德思辨』、『愛與喜歡』、『生死關懷』、『社會正義』等多個主題進行分享及教學演示,讓學員從親身感受和互動實踐中瞭解生命教育的理論、教學方法、教材製作及輔導技巧,並從中體驗『生命』的意義。參與的學員全程表現投入專注,討論熱烈並踴躍分享心得和感想。學員在課後皆表示獲益良多,除對自身的人生有更多反思外,更從導師身上體會到如何以生命燃點生命及如何以身教的方式感染學生,期望能學以致用,將『生命教育』帶回校園並實踐到學生輔導工作上。  在課程結束時,導師更向各學員贈予蠟燭、相思豆及結業證書作為結業禮物,分別象徵光、愛與責任,以勉勵學生輔導員將生命教育的精神延續下去,期望學生輔導員除能更敏銳覺察學生的需要外,更要盡力運用『生命教育』的理念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及健康成長。教青局日後將繼續因應學生成長的需要,持續為學生輔導員舉辦不同主題的培訓課程,藉以提升輔導人員的輔導技巧及專業能力。  

『二O一三嘉模講壇──學藝雙攜』本周末舉行    由民政總署主辦、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協辦的 『二O一三嘉模講壇──學藝雙攜』將於八月十七日(星期六)下午二時至五時三十分在氹仔嘉模會堂舉行。講座由同為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助理研究主任的羅慧及陳德好擔任主講嘉賓,分別講述『從未踏足敦煌的敦煌學家——亞瑟‧韋利』,以及『醮會道釋:港澳的朱大仙信仰』,歡迎有興趣人士報名參加。    羅慧為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助理研究主任、香港中文大學電腦輔助翻譯文學碩士。研究包括翻譯研究、西方漢學史、中西文化交流等。曾出版過多部譯作及文學創作。第一場由她主講的講題為『從未踏足敦煌的敦煌學家——亞瑟‧韋利』。亞瑟‧韋利(Arthur Waley)為二十世紀著名的漢學家、日本學家和翻譯家,也是敦煌學研究的先驅之一。講座將透過韋利之生平和敦煌學著作,介紹韋利和敦煌之間的因緣,並對韋利敦煌學研究的內容成果做出簡要陳述。    陳德好現職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助理研究主任,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碩士、在讀博士,主修考古學。主要研究方向為珠江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港澳地區的漁民人類學調查,並從事澳門口述歷史研究工作。第二場由她主講的講題為『醮會道釋:港澳的朱大仙信仰』。朱大仙是港澳地區部分漁民所信奉的民間信仰偶像,1920年代經漁民自粵東地區傳到港澳,至今仍有四個朱大仙醮值理會,約五百餘戶漁民家庭,每年籌辦太平清醮。演講將配合照片和影片介紹港澳地區朱大仙信仰的流傳和特徵。    出席各場講座的觀眾可於當日以八折優惠價購買民署文化康體部之出版物。為增加市民對中華歷史文化知識的興趣,出席系列講座達到一定次數的觀眾,將可獲得由民署與各協辦機構,即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澳門大學、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同頒發的證書、購書禮券,另免費獲贈精美書籍一冊。    為方便市民到達會場,講座舉行當天設有專車,免費接載市民往返八角亭巴士站及氹仔嘉模會堂。出發時間為下午一時二十分。講座結束後亦有專車返回至八角亭巴士站。當日第一場講座所用語言為普通話,時間為下午二時至三時四十分;第二場講座所用語言為粵語,時間為下午三時五十分至五時三十分,費用全免,歡迎有興趣人士或團體參加。預留座位或查詢可致電8988 4000或8394 3782,亦可登入民政總署網上報名系統報名www.iacm.gov.mo。  

2013年第二季信用卡統計     截至2013年6月底,透過本地認可機構直接或間接發行的個人信用卡總數為693485張,與2013年3月底比較增長3.7%。其中,澳門幣卡、港元卡及人民幣卡的數量分別為498078張、74153張及121254張,其升幅分別為2.9%、2.3%及7.7%。若與2012年同期比較,澳門幣卡及港元卡分別上升13.2% 與8.6%;人民幣卡更錄得按年34.0%的升幅,主要是由於澳門幣/人民幣雙幣卡大幅增加35.2%所致。    截至2013年6月30日止,經本地認可機構核發的信用卡信用額達123億澳門幣(下同),較2013年3月底增長7.9%。信用卡應收帳款總額為16億;當中轉期帳款金額約佔5億,相等於期末應收帳款總額的32.2%。以逾期超過3個月的拖欠帳款比對應收帳款總額來量度的拖欠比率,則微跌至0.64%的水平。    2013年第二季本地信用卡簽帳總額共33億,按季上升2.6%;當中現金透支佔1億6千萬,相當於簽帳總額的4.9%。另外,期內包括利息及費用在內的還款總額,則按季減少9.0%至3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