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玩弄『匯率操縱國』伎倆

金融霸權下的『強詞奪理』

2019-08-07

【中新社北京8月6日電】(夏賓)北京時間6日,美國財政部部長姆努欽發佈聲明,認定中國為『匯率操縱國』。這是自1994年以來,美國首次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籤。

對於美方玩弄『匯率操縱國』的伎倆,中國央行回應稱,這一標籤不符合美財政部自己制訂的所謂『匯率操縱國』的量化標準,是任性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為,嚴重破壞國際規則,將對全球經濟金融產生重大影響。

多位專家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了所謂『匯率操縱國』的三大『漏洞』。

其一,美國踐踏破壞自己所定標準。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表示,根據今年5月美國財政部最新一期的《國際經濟和主要貿易夥伴匯率政策報告》,美國對『匯率操縱』的認定標準有三個條件:對美貿易盈餘一年超過200億美元;經常項目盈餘佔GDP比重達2%;通過匯率干預買入的外匯超過GDP的2%,而外匯淨買入時間為在12個月內持續6個月。

祗有上述三個標準同時滿足時,才會被列入『匯率操縱國』。

但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經常賬戶盈餘僅占GDP的0.37%,也沒有大量買入外匯,更沒有靠匯率貶值獲取貿易競爭優勢。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對中新社記者表示,除了對美順差符合超過200億美元的標準外,中國的經常賬戶盈餘和干預外匯市場兩方面都不符合美國所謂的標準。

謝亞軒直言:『美國匯率操縱的標準是自己定的,而為了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籤,美國放棄了三個標準的前提,到底是誰在遵守規則,誰在踐踏破壞規則,這就是個很有趣的現象。』

其二,是否匯率操縱不應美方來定。實際上,一個國家是不是在操縱匯率應由有關多邊機構做出權威評估。

 『匯率的調整是金融問題,也是主權問題。匯率操縱會使得操縱方在貿易中處於不對稱競爭優勢,這是需要監管的,也是必然要監管的。』嘉盛集團首席中文分析師黃俊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但對於匯率操縱的監管理應是第三方機構,如果是由某些國家單獨判斷,那免不了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質疑,而美國此番做法又一次暴露了其一貫的金融霸權主義。

中國央行稱,美國這一單邊主義行為還破壞了全球關於匯率問題的多邊共識,會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運行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其三,美國邏輯自相矛盾。『之前,人民幣不跌的時候,你說干預,現在人民幣跌了,你又說干預,這種邏輯就是蠻不講理。』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說。

黃俊指出,在2016年12月、2018年10月、2019年5月,人民幣曾三次瀕臨『破7』,有廣泛的聲音認為中國央行應該採取措施『保7』,此時美國並未對中國提出『匯率操縱』的指控。而今人民幣『破7』,美方突發性指控中方操縱匯率,指控動機免不了引發市場和國際社會的質疑。

謝亞軒則表示,美方近乎『強詞奪理』的理由表明,美方是希望通過極限施壓的手段以匯率問題來影響貿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