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碧琪建議﹕研究制定推進政策引領的社會共融目標

2019-09-16

宋碧琪

立法議員、民众願景協會會長宋碧琪表示,澳門本身就是一個國際化的移民城市,新移民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共同建設澳門,發展澳門,豐富了本澳社會多元化,增強了城市文化軟實力。對於新移民,雖然本澳目前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相對比較成熟,但在一個陌生的生活環境,因為語言、人際關係、學歷、勞動技能等各方面影響,又需要不斷尋求新的社會服務,社會支持,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困難,導致新移民的適應期大幅延長,十分不利社會融合發展。建議研究制定推進政策引領的社會共融目標,協助新移民提升社會融入度。

新移民有利人口政策

宋碧琪認為﹕「澳門不能關著門,不讓人入。」在人口政策上,新移民的遷入有利社會及經濟發展,起正面意義,也能為澳門輸入一定的勞動力。

多方面推動新移民提高社會參與融入度

新移民在多項融合度中,以社會參與融入度較低。宋碧琪指出,政府施政報告中雖然多次提出推動社區共融的政策措施,但比較零散,且新移民更好實現社會參與的前瞻規劃不足。她建議,未來在公共政策方面,多推動更多新來澳人士主動參與社會,包括全面制定完善社會共融政策,制定完善社會共融政策綱領,同時參考鄰近地區經驗,透過籌設專門機構,加大統籌協調,全面研究制定推進政策引領的社會共融目標,改變目前服務零碎、政策鬆散的僵化局面,創造和諧友善的社會氛圍。同時建議,加大社區建設,深化和諧友善社會氛圍社區是新移民社群的一項主要活動場所,創造社會共融發展的重要平臺,例如結合節慶、文化、美食等本澳特色元素,增加與本澳民間社團合作,聯合開展更多一些社區工作坊,街坊聯誼等社區文娛康樂活動,增加本地居民,少數族裔,新移民等社區不同社群的聯繫和溝通,擴大彼此朋友圈,豐富彼此社交網路,減少隔間,促進不同社群尊重包容,共建共融社區,促進社群融合。政府部門也可以通過公益廣告,社區講座等不同途徑,展開各種形式的公眾宣傳,增進市民對新來澳定居人士的深入瞭解,提高互信,加大完善新公民教育工作,鼓勵新移民增加對自身生活狀況和環境的認知,積極投身社區服務,主動為本社區發展出謀獻策,共建共用社區發展。

關注新移民婦女支援

基於環境適應,社會參與度等問題,她建議,政府可以加大與社服機構合作,必要時可試點性設立新來澳定居人士服務支援中心,在諮詢及個案輔導服務,家庭支援服務,適應與融入服務,粵語學習、政府服務指南、社區外展、義工培訓與發展等方面,協助他們盡快融入社會。尤其是對新移民婦女的支援,建議持續優化改善預防介入新移民婦女家庭暴力的政策及服務,不斷增強提供各項適切支援服務的能力及經驗,最大促進新移民婦女家庭關係融洽發展。

適度拓展其他移民政策

調查中,新移民人士主要以家團方式來澳,投資及技術居留方式僅佔是次調查的少數,過去貿促局在相關居留個案的把關上調查出存在漏洞、不實個案等,未來在相關政策上如何把關?宋碧琪認為,政府過去在投資及技術居留政策上,門檻較鬆,認為在技術居留政策上,應對申請人的學歷和專業要求上可以再提高,又建議可以引入科學家移民政策,以利推進及促進澳門的發展,同時提升澳門的國際形象。在投資居留政策上,則要考慮實際能夠為澳門帶動多少就業機會、產業多元發展等,由經濟貢獻作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