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冀支援學校加強公民教育課程

2019-11-27

【特訊】行政會日前完成討論修改《課框》及《基本學力要求》兩條行政法規,明確由下學年起逐步要求本澳學校在初中和高中兩個教育階段的歷史、地理、視覺藝術及音樂四個學科均需為必修之獨立科目,並訂定其具體教學活動時間,聚賢同心協會青年議政小組教育關注組召集人陳嘉敬及副召集人蕭志鴻對此表示肯定,認為此舉能進一步培養學生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同時加強學生的審美觀教育。

陳嘉敬及蕭志鴻指出,要對學生做好家國情懷的教育,以及讓他們能以更理智、客觀的態度認識國家與特區之間的關係,除了要做好歷史、地理等社會人文學科的教育外,正規課程中的品德與公民科更應是首當其衝,不容忽視。現時本澳學校的品德與公民科課時數一般為每週兩節,然而很多時候因為遇上假期,又或者被用作週會、班務、講座、參觀等,教師實際應用在相關教學的時間不多,其後為了“追進度”完成教材內容,亦較難再抽出課時適時與學生就國內外及本地區的時政要聞作專題探討,再加上部份非相關專業或新從事品德與公民科教學的教師認為與學生分析時事並不容易,導致現時相關課程較多著眼於教材的單向講授。

陳嘉敬及蕭志鴻建議教育當局適時檢討《課框》及《基本學力要求》中涉及品德與公民科的內容,增加課時數,在鼓勵學校使用由教青局及人教出版社出版的品德與公民科教材的同時,推動教師與學生進行時政分析,增加一起觀看新聞、思考新聞的互動機會,以便從中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家國觀與世界觀,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美德,此外,應在品德與公民科的教師培訓上多做工作,推動本澳學校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品德與公民科課程,為澳門的和諧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