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袋收費應交政府或捐助環保

2019-12-16

市民反映外賣時膠袋濫收費情況較嚴重

澳門論壇昨探討膠袋收費成效

【本報訊】膠袋收費生效接近一個月,不少意見認為初步見成效,膠袋使用量明顯減少,但與部份市民的實際觀感有別,市民對於膠袋收費的去向最關注,部份出席澳門論壇發言的市民認為,相關收費不應該流向商戶,應該由政府接收或捐助予環保、慈善團體,有市民批評該政策治標不治本、更認為政策是劫貧濟富。

「澳門論壇」昨邀請環境諮詢委員會副主席高冠鵬、離島社諮委員會員吳超偉、綠色未來會長袁嘉浩、中南區工商聯會副理事長盧定淦探討膠袋收費成效。出席嘉賓均認為,收費政策下,膠袋的便用量的確有所減少,盧定淦反映,有商戶膠袋使用量較之前減少了近八成,商戶普通守法、樂意配合、市民也自備購物袋,認為政策初見成效,起到立法原意。

食店濫收膠袋費情況嚴重

該措施下,外賣食品膠袋需要付費,有市民反映,不少食店變相賣膠袋,又有透過外賣平台落單的外賣中,付了費的膠袋最終沒有被使用,存在超出實際使用量的濫收情況。亦有不少意見認同,膠袋收費由商戶收取,感覺落入商人口袋,有出席論壇的市民以「劫貧濟富」來形容該措施,感到政策將收費予商戶不公平,反對商戶收費,相反,市民若不使用膠袋是否夠獲得一元回贈?有市民認為相關收費應該由政府接收,或捐助予環保、慈善團體。另有市民批評該政策治標不治本、推出倉卒、宣傳不足等。消委會稱,自膠袋收費後共接獲三宗涉及商號未有對膠袋清晰收費的投訴個案。有反映,街市攤販及部份商戶存在對收費範圍不清晰。

袁嘉浩建議,商戶可以將有關收費運用在提升商戶環保設施、人員培訓,或捐予環保、慈善機構等,又可將膠袋回收後消毒好重用,未來增加對商戶的處罰,體現公平性。高冠鵬鼓勵市民,改變習慣、常備購物袋,減省購買膠袋開支。他相信,膠袋費的去向、政策未來會慢慢找到出路,並認為需要將不織布袋納入規管,以免出現另一種濫用,又建議引入可自然降解的替代品,讓市民既可獲得方便、又能環保,才能長治久安。

對於未來生活垃圾或走向收費,嘉賓們建議,吸收今次經驗,做好目前回收政策的檢討,先凝聚好社會共識再考慮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