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344號

2020年01月13日

星期一

非主流性取向群體在澳門並不快樂

2020-01-13

林嘉龍希望多推動同志去污名化工作

傳統華人社會以主流性取向(異性戀)為主

傳統華人社會以主流性取向為主,非主流性取向在澳仍面對不少障礙(網上圖片)

華人傳統社會對於同性戀、跨性別人士等這類非主流性取向,既存在忌諱,又或多或少存在不接納、甚至歧視;在澳門多族群的社會,同志群體在澳門仍然存在被歧視和不被接納。2019「澳門同志調査」中,發現男同性戀者受到的歧視情況最嚴重,澳門的同志群體平均幸福指數僅為4.5分,在10分為滿分的量度標準下,其幸福感一半也不到,反映出本澳同志群體受到歧視、而且並不快樂。

「澳門同志調查」了解澳門同志群體的狀況

本澳人口一向女多男少,女性人口比例略比男性高,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9月底總人口為 676100人,按季增加4100人;女性人口(360000人)佔53.2%。同季結婚登記有856宗,按季增加15宗;首三季結婚登記2829宗,按年減少22宗。在多元種族、不少外來人口的澳門中,有9成多人口是華人,傳統華人社會對於人生的歷程定了一套基本公式,長大以後與異性拍拖、結緍、組織家庭、生育下一代是不少人認為主流及傳統的人生歷程,走出這個大眾普遍認同、根深蒂固的人生歷程公式以外,不少會受到質疑,例如不婚族、單身族、享受二人世界不生孩子的家庭,主流性取向以外的人生歷程,所受到的質疑、排擠、社會和家庭阻力更大。

非政府團體澳門彩虹自2013年開始,每隔3年進行一次「澳門同志調査」,調查旨在了解澳門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的情况,希望通過調查獲得同志所面臨挑戰的數據,用於當地決策者,非政府組織和學者更好地滿足同志社群的需求。澳門彩虹於2019年11月發佈的2019「澳門同志調査」中,揭示出,非主流性取向群體其實在澳門並不快樂,而且受到歧視、家暴等情況普遍、甚至有受訪者萌生自殺念頭。

2019「澳門同志調査」於2019年10 月下旬至11月中上旬,採取不記名、網上問卷的方式進行,是該團體第3次同類調查,是次994份有效問卷中,與2013 年及 2016 年分別為 186 份及 715 份相比,是樣本最多的一次。是次調查中,有14%的同性戀及雙性戀者曾考慮自殺,與女同性戀者中,有11.2%有此念頭,男同性戀者有18.9%有過自殺念頭,相比下,男同性性戀者自殺念頭比女同性戀者嚴重。

同志群體幸福感低於一半

澳門彩虹希望透過是次問卷調查,評估答卷回答者作為澳門同志群體成員的幸福感。幸福感由1到10,以10分為最幸福,是次調查發現,澳門的同志群體平均幸福指數為4.5分,整體並不快樂。是次調查同時發現,男同性戀者和男雙性戀者的幸福感較弱。家庭對廣泛性取向的接受程度正面影響同志的幸福感,即『歧視程度越低,幸福指數就越高。』但有3成受訪者表示,家人非常不接受同志,不接受的有34.4%; 而2016年則各有29.9%和33.4%,沒有大程度改變。

男同志受歧視情況嚴重

除了發現同志群體幸福感低,調查還發現同志群體所受到的歧視情況嚴重。問卷中,將主觀歧視水平設1至10分,是次調查顯示針對同志群體的主觀歧視水平平均為7.17分。與其他性取向群體相比,男同性戀者受到更多歧視,較高比例的男同性戀者(38.5%)因其性取向而遭受口頭攻擊。男同性戀者被歧視情況至少比其他性取向群體嚴重10%,男雙性戀者的歧視水平為27.1%,女同性戀為25.4%,女雙性戀者為14.2%。有82.8%受訪者表示,曾隱藏自己的性傾向或性別身份,主因依次為:擔心家人不接受、害怕被歧視、害怕被同事/同學/朋友杯葛、以及害怕被言語攻擊和害怕被歸入刻板印象這些負面原因,一定程度反映出,外界眼光對同志群體存對性取向公開存在一定壓力。

1/5受訪者表示曾受暴

此外,同志群體的家庭暴力情況同樣令人憂慮。在 2016 年調查,6%的親密伴侶報稱曾遭受家庭暴力;2019年調查中發現,22%的受訪者曾經歷由其親密伴侶施加的家庭暴力。2016調查年中,暴力方式以「情緒騷擾及恫嚇」最多,2019年調查中,以「控制」最多,其次為「言語騷擾、強迫、威嚇及指責」、「情緒騷擾及恫嚇」。澳門彩虹認為,情況值得關注。

澳門彩虹:期望有更多關注同志群體政策

受訪者中,有92.9%為澳門居民。在「有人在未經你授意下向他人透露你的性傾」問題中,過6成受訪者表示不滿至非常不滿,反映出社會普世價值對於同志群體構成一定壓力。調查發現,男同性戀者受到的歧視情況最嚴重,在「是否曾因你的性傾向或性別身份而受過不平等對待問題」中,各有約4成表示曾受家人反對、家人對成家的期望,也有受過言語攻擊、暴力攻擊。但自殺念頭,3次調查中2次都有兩次呈嚴重,2013為20%、2016為6% 、2019為 14.1%。

調查結論指出:「受訪者自認受歧視的程度是其快樂的負面因素。如果一個人感到受歧視,他/她會更不快樂。」同志群體,尤其男同志在澳門受到家暴、歧視情況嚴重,但在目前的法律及社會服務、支援中,對同志群體的支援,又是否足夠?報告指出,歧視程度越低,幸福指數就越高。澳門彩虹理事長林嘉龍表示,男同志感到的受歧視比性戀者高,而且有更高的自覺不快樂。建議推多更多關注政策、更多的支援服務,並予同志知悉、推廣,讓他們/她們有需時可以獲得相應的支援。

為同志群體去污名化

有20.9%受訪者認為澳門市民對同志存在什麼程度的歧視略高,51.6%認為歧視高。而2016年同樣問題中,認為歧視略高的受訪者有52.3%,認為歧視高的有 12.6%。林嘉龍建議,社會應該要為非主流性取向,包括同志群體推行去污名化工作。受訪者中,僅0.8%受訪者透過政府宣傳接觸到同志的訊息。由於不少同志群體並不清楚有什麼團體和社工局可以提供什麼協助、支援等,他建議,政府及不同群體多推動家庭廣於接納不同性傾向,以及對保護同志的法例,多作推廣,政府、教育機構以及非政府組織應推廣社會接納性小眾、反對歧視。減低誤解、提高接納程度。

建議提高同性群體的法律保障

近年,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有所增多,除有西方國家,還有台灣。本澳《民法典》僅承認異性婚姻,至今,澳門沒有對同性婚姻作出法律規定,同性戀、與跨性別者在澳門的權益大多不受法律保障。調查中,有9成半受訪者同意澳門應立法保障和承認同性伴侶締結的關係。

是次調查中發現,有1/5表示曾受同性伴侶暴力對待;支持把同性伴侶重新納入家暴法保障的比例由2016年的91.2%升至2019年的95.3%。近9成受訪者同意,為同志提供平等甚至更多保障,應該修改在房屋、教育、醫療、公共行政、性別承認以及刑事法方面法律和政策。另有近9成受訪者認同,澳門現時保障不同性傾向人士的法例。更有9成半受訪者認為,《家暴法》修改時,應該將「同性伴侶」納入保障。林嘉龍指,《家暴法》文本中,未有清晰將同性同居保障納入其中,中央紀錄系統中亦無記錄同志家暴個案,礙於不同因素,受家暴的同志沒有向社工局匯報,或同志不知悉有相關服務提供,而存在隱性個案。由於有不少同性戀者曾受到同性伴侶暴力對待,澳門彩虹建議,將同性同居納入家暴保障當中,優先給予處於同性伴侶關係人士在家庭暴力以平等保障,保障同志群體不被排擠在其中。

澳門彩虹網址﹕http://rainbow.mo info@rainbow.mo,有興趣人士可瀏覽相關網頁獲取更多資訊。

04

05

圖文﹕芩子

統計圖自﹕澳門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