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406號

2020年03月28日

星期六

探索無限可能

偶物劇場在澳門

2020-03-28

「路環戲偶及物件劇場節」策展人趙七(左)與林婷婷(右)

是次偶物劇場節中,加拿大的Macromatter Theatre,以戲偶影院(Pu…Facebook專頁)

觀眾可透過特設的小孔窺探操偶師創造的花花世界。

「滾動」希望透過各種形式推廣戲偶及另類劇場。

來自台灣「測不準工作室」的《夜行:為甚麼?》利用…藝穗節網頁)

偶戲歷史源遠流長,但偶戲在澳門卻較少見。第十九屆澳門藝穗節其中一個「穗內有萃」——「路環戲偶及物件劇場節」則有澳門、台灣及加拿大的藝術家將帶來多個不同形式的當代偶物劇場及工作坊。策展人林婷婷和趙七都認為,澳門過往沒有看偶物劇場的習慣,但也因此沒有傳統的負擔,觀眾的接受能力也或較開放。他們也認為,偶戲是雅俗共賞的形式,希望用這藝術語言去創作的人會越來越多,成為連結不同背景的觀眾和創作者的橋樑。

偶戲也多元 不只是木偶

說起偶戲,不少人會想起《木偶奇遇記》的木偶,或是《芝麻街》的布偶;較傳統的則有皮影戲、布袋戲等。事實上,現時全球的偶戲藝術分支甚多,用到的戲偶種類也包羅萬有。策展的「路環戲偶及物件劇場節」滾動傀儡另類劇場藝術總監林婷婷介紹,全球各地偶戲的流派很多,單是亞洲地區之間已很不同。「台灣和日本不一樣,日本和印尼那些也不一樣,單是皮影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情況在歐洲當然也一樣。「例如法國有很多半人偶,捷克可能很概念、用日常物件來做,所以不同國家會有不同風格,因為是他們的傳統留下來的,亦有不同的演化。」

「滾動傀儡另類劇場」於2014年成立,是澳門首個專業華人偶劇團。藝團以偶物(Puppet and object)為媒界創作,希望透過建立澳門正式的偶劇平台,提供渠道予有興趣的人士、與世界各地的偶團交流;也希望透過各種形式推廣戲偶及另類劇場。創立「滾動」的林婷婷與趙七都曾留學捷克,婷婷主攻戲偶及另類劇場導演系,趙七則唸藝術行政。林婷婷介紹,歐洲上世紀很多戲偶都很直觀且形象化;扯線木偶就是扯線木偶、扮動物的就是有動物的樣子、惡魔就是想像中惡魔的樣子,但在六十年代左右這在歐洲開始轉變,「開始變得很概念,有些隱喻性很強。」

她憶述,在布拉格一次有關戲偶博物館的座談中,主持人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令人思考物件在偶物劇場歷史發展中的位置:「他說:未來十年,越來越多人用物件來表達這表演藝術;它只是物件,沒有工藝,再過二三十年,博物館收藏的都是普通的物件的話,會如何去展示?。」

偶物劇場在澳門 有挑戰也有機會

趙七補充,當代偶戲已百花齊放,很難說都流行用物件或用些甚麼是一個風潮,認為如真要劃分,只能以「傳統」和「當代」劃分;他亦坦言,不論傳統還是當代偶戲,發展下去都各有難處。環顧其他地區,台灣會有台北戲偶館,在捷克有一份專門報道當地偶戲、始於1912年的雜誌。與之對比,澳門的偶戲發展尚在起步階段,很多人對「偶」的想象也較少。林婷婷則認為,很多有傳統偶戲的國家,其保持的傳統性很強,變成突破傳統也不是易事;澳門過去相對空白的狀態為推廣偶戲而言,是弱點也是機會。

「澳門很有趣的地方是我們沒有(偶戲),我們是零,因為一直是混血兒的狀態,沒這承繼,但亦有這好處是,沒有這負擔。所以很難找一班已有這觀劇習慣的觀眾,小朋友、大人也不習慣去看這些,這是困難的,但你也可以帶很多新的元素,大家接受能力或較開放。」

雅俗共賞 人人可創作

今屆藝穗節的「路環戲偶及物件劇場節」特別安排了「故事市集」。多位本地創作人設計出自己的「故事盒子」,就如古代的西洋鏡,觀眾可透過特設的小孔窺探操偶師創造的花花世界。趙七和林婷婷表示,偶物劇場是雅俗共賞的形式,門檻不高,希望用這藝術語言去創作的人會越來越多。

「我覺得是頗全面的創作訓練,就算喜歡戲劇,不是每個人都想唱想跳,有些人可能真的鍾意自己畫、自己做,將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林婷婷說,「我覺得表演藝術最後就是用來溝通,偶物是一個通道,可能你未必是讓自己被看見,但可以透過這些物件,由零開始創作一些作品,這裡面有很大的滿足感,也可將你想講的事與人分享。我覺得這是最美的地方。」

「都想讓其他人看到戲偶可以由生活演化出來。我們覺得變化是藝術最美的地方,未必是最後的完成品。所以在很多作品中,我們想讓觀眾看一些沒怎麼加工的元素,例如用叮叮琴就可以做到整首歌。有些故事盒子用一隻牙刷來做主角。但當中亦有自己的手工,例如有人自己縫一條美人魚等等。完咗之後好想他們覺得『哇!原來咁都做到㗎』,原來創作不是那麼遙不可及,要找人去做很多場景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