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445號

2020年05月14日

星期四

講理的前提

2020-05-14

『有片都未必有真相』。為求真不放棄與「真」的距離

假新聞的傳播,比真新聞更容易!

沒有傳媒自由,就沒有專業傳媒人的存在

哲學家卡爾.波普爾 (Karl Popper) 的否證論--小心假證,大膽求反證

散文家王鼎鈞的五本著作中《講理》談及媒體文化

卡爾.波普爾名著The Open sociality and its Enemies

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提出如何識別假新聞的資訊圖表。

價值對立下的共識

散文家王鼎鈞早年曾寫過一本書題名《講理》,全書談的是作文技巧,鋪陳是校園二三事,旨趣是做人處事的態度。內裡有一段談及媒體文化,置於當下,別有一番風味:「媒體可以是“美體”,也可以是“霉體”,全看怎樣使用。」網絡世代發展至今,訊息傳播力大大增強,閱讀速度變快,咬文嚼字的時間縮短,久而久之,看事物的習慣也隨之改變。快餐吃慣了,自難忍受等十分鐘才上前菜。青少年被歸為標題黨,老一輩則被標籤獨愛荷花配大字,不遑多讓。若說彼此共識,相信只有指責對看的是fake news。

有違事實真相、立場偏頗、不盡不實,以至於散播造謠,有人把責任歸咎媒體,視為始作俑者,責無旁貸。來到後真相年代,莫說文字,有片都未必有真相:Case of 「Unknown」origin in US如何能解讀成為origin in US,可見一斑。國際著名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曾對fake news進行研究,發現假新聞常見的典型例子如:記者的專業性、政治宣傳、植入式廣告,以及虛假訊息等。但與普遍的想法不同,所謂真新聞與假新聞其實並沒有明顯的界線,那只是程度上的差別。況且,對於媒體背後隱藏的政治意圖,受訪的人士表示十分清楚,也能明白其用意。

研究所指出fake news不但說法糢糊且沒有明確的定義,使用此詞,極不理想。但認為該詞終究會被社會廣泛採納,基於世界各地政客視此為有效的政治手段,終一發不可收拾。

研究發表於2017年,時間正值英國脫歐公投與美國2016年大選之後,可見其前瞻性。時至今天,fake news已成為政客以至政府抗衡媒體第四權的有效工具:站在主流民意的對立面、有意煽動少數人情緒,譁眾取寵、反智等。這歸因於政府對媒體的抺黑,或還是媒體的自甘堕落?相信讀者自有判斷,惟可以肯定的是傳媒已被塑造成立場先於真相的産業,莫管你支持的是哪一種立場。

這不叫批判,而是閹割

近年,出現了不少聲音認為要立法監管媒體的言論,特別是網絡媒體,甚至認為在維持社會整體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媒體的功能更應該是唱好為先,減少批評,特別是公營的媒體或收取公營資助的媒體。

路透新聞學研究所近年發表一系列的研究報告,提及全球各地新媒體發展的三項主軸,缺一不可。

首先是自由,沒有傳媒自由,就沒有專業傳媒人的存在。法律是用來保障言論與傳媒自由,沒有自由的空間,傳媒的發言渠道與專業性只會被收窄,縱然要立法作監管,其依循基礎應為國際人權法(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獨立媒體在民主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其次是資助,正當報業日益枯萎,更應透過不同的方式讓媒體營運,這包括用資助或收費等方式,莫論是公營、私營、牟利或非牟利的平台。只有讓媒體能不受影響發揮其專業,媒體角色才會更清晰、定位。

最後一項是將來,報告書特別提到,如果專業的新聞業沒有了將來,直接導致的危機便是民主發展的進程。儘管媒體水平良莠不齊,但正因為有媒體的獨立監控,政策制定者才能夠更好地把握民意,對公眾利益才能有更全面的考量。政府要做的不但是要保障其能獨立自主地發展,更應該創設更透明的政策平台,以至利用專案提升市民大眾的媒體素養能力等。

“後真相時代的傳媒責任,不能忽視政治人物和新媒體之間的關係”,傳媒固然有責任提供真實的訊息,但在訊息碎片化的現代,誰又能說清真實為何?對任何訊息的合理懷疑是後現代精神面貌的彰顯,本是無可厚非;但因為價值立場而質疑對方專業的法定權力:對政府的監督,甚而希望廢除,那不是懷疑,而是非法閹割。

在沒有獨立媒體的城市,看不見自由,更沒有民主,更不用說看得見未來。

求反證的素養

深明媒體重要性的聯合國,自千禧年以來,倡導另一種出路:培養全人類的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能力,看事情摒棄些偏見,多點換位思維,自然能把媒體訊息看得更透徹。這貌似兩全其美的方法,廿年已過,結果何如?多項國際研究顯示發展,人們更重視分析媒體背後的訊息,了解網絡訊息的生成過程,電子文盲也被逐漸掃清;但同時,全球傳媒的自由度卻日趨受損、受害記者的數目也與日俱增,這組相背發現說明了國際組織間的內部矛盾,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在意識型態上的拉鋸,同時也讓人明白到,在陰謀論盛行的世代,媒體素養的養成不能只依賴國家。

所謂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不少人所以堅信自己看的是真,對方看的是fake,說白了就是認為對方不足證。The Open sociality and its Enemies 的作者Karl Popper曾表示,經驗主義與實證主義常陷入推論錯誤,正是這種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理念:為了證成自己的看法,常人很容易落入細心求對的過程,那便不斷找尋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從而證明自己的立論是正確。

因此,要講求客觀、科學,Karl Popper認為我們的方式應該以小心假設,大膽求反證取而代之。因為一項反證,便足以證明自己的立足點有所缺陷。該書出版於1945年,在今天看來,可謂應景。

時至今天,坊間依舊充斥各種邏輯謬誤的看法,莫說求反證,就連求證的過程也可免去: “信國家,信政府,唔驚!不怕!不戴口罩”。那是把國家整體的政策與個人公共健康常識混淆,犯了過度推論的謬誤。立場行先,證據可免。那莫說把一件跨國大事簡單看成是功績與問題,結論是論功行賞與受罰,那是何等的兒戲?

“所有觀察到的烏鴉都是黑,所以所有烏鴉都是黑的。”歸納法是邏輯學最基礎的推論方式,也符合了人類的思維習慣。只是觀察到的,並不代表全部, 更不用說對黑的定義歷經時移世易後,也可能改變。判斷事情的真偽,在資訊不流通的年代,我們只能以訛傳訛,依仗傳媒。活在傳媒自由的社會,請尊重你作為21世紀的公民的身份,講理前,勤力點,多求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