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金融中心到美麗『新香港』

人大常委會著手立法工作預計八月完成并實行

2020-05-29

【香港中通社北京5月28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中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28日高票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根據“決定+立法”的方式,中國人大常委會將著手立法工作,外界預計最快將於8月完成立法并實行。

“香港國安法”的消息曾掀起強烈的市場反應,恒生指數22日收盤錄得2015年7月以來的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此外,美國方面日前暗示將取消香港單獨關稅區等特殊經貿待遇。有輿論擔憂,此項立法一經實施,香港會面臨外資、人才流失,其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優勢將受影響。

對此,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28日向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短期內,一些投資者和香港居民可能會因不了解“香港國安法”而考慮撤離甚至移民;但長遠來看,此項立法是為了香港更加穩定的社會秩序和營商環境。

“中英談判、89年學潮、2003年七一遊行時的香港,都曾出現因政治因素帶來的金融市場波動。但歷史證明,只要‘一國兩制’的根基不變,香港低稅收、普通法的環境優勢不變,撤走的資本和移民又會回來。”郭萬達說,“至於美國威脅,香港目前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美國最主要的金融公司幾乎都在港經營,美國制裁香港,也需考慮自身利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認為,美國倘若制裁,反而為香港各界、以及在香港平台上與中國打交道的外資提供了機會——即怎樣塑造一個“新香港”。

“‘新香港’將更加依賴中國內地市場,需要在中國主場的‘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新一輪發展中佔據優勢定位,繼而轉化為具體利益。”田飛龍說,“實際上,香港正處於全球化結構性脫鉤與重組的關鍵時刻,如果機遇抓得得當,就能繼續成為中國跟外資、跟世界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結點。”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同樣認為,未來香港的前景在於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需要看到,香港在中國發展進程中的地位與80年代已有所不同。過去香港依賴世界資源與相對閉塞的中國內地打交道,而今的香港面臨的選擇是:融入到國家的大局中與世界打交道,還是跟著貿易保護主義一起退潮。”

李曉兵表示,現在香港迫切需要把自己的心胸打開。“一些香港政界、商界、知識界的精英,只關心香港一隅的利益和前途。但事實上,脫離了祖國的香港只是一個微小的政治經濟體,在世界大變局的驚濤駭浪下,簡單地寄希望於美國的施舍已行不通。”

“香港可能會失去舊有的、與美國緊密相關的那部分利益優勢,但得到的是中國內地市場,以及中國所展開的新全球化的廣闊前景。”田飛龍說,“就這一點而言,‘香港國安法’是下重藥方治病灶,為香港長遠發展提供真正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