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城市種上一棵『正確』的樹?

2020-08-26

【正視聽】因事離開澳門幾日恰好與颱風“海高斯”插肩而過,25日返澳經過大街小巷的時候,還依稀看見不少因颱風而倒下的大小樹木,雖然樹枝被裁切過方便車輛通行,但留下的樹幹被風吹得拔地而起離開原地或就地倒下,從中可以窺探出颱風“海高斯”的威力依然不小。筆者感慨一棵樹木就此消失生命的同時,還因為見到倒地的樹木根系均不發達,沒有深入地底的主根系,只在泥土上層的地方橫著長,也是因為根系著泥不深,無法將樹幹深根扎地來鞏固樹身的重量,導致風吹樹倒也就不足為奇,輕的事故或就地倒側,重的甚至壓倒牆院或壓壞附近的汽車甚至過往的路人,颱風之下,樹木被吹翻所造成的事故“一切皆有可能!”

查詢了一下市政署關於颱風“海高斯”吹襲下對本澳樹木受損的影響,數據顯示有逾1000棵因颱風吹襲受損的樹木,需要扶正的約130株,言外之意就有逾870多棵樹木就此失去生命,光收集到的柴木重量就達到300逾噸。本澳作為海島小城,除了擁有多元文化共存還有很多值得保護的古樹名木,根據政府在今年6月15日公佈更新的《古樹名木保護名錄》顯示有500多株被列入名錄,在這次颱風“海高斯”的吹襲中就有兩棵古樹被風吹倒,巡查的323株古樹中有131株古樹傷及皮肉折斷枝條。古樹被風吹倒的比例雖然不算大,但損失也是相當重,畢竟能長到百年以上的樹木可算是少之又少,但天災難測失去了就要吸取教訓加強恆常巡查和管護,監測生長態勢進行健康評級,透過修枝整形架設支架等措施加強護理以免古樹受損。

古樹被風吹倒的比例少是因為根深蒂固,大風難以撼動樹幹,但小樹或移植不久的樹木就沒有那麼幸運。特別是一些栽種在地下車庫頂上的浮土或車道兩側的樹木,因為地下下面有建築物上面覆蓋的泥土不深,如果選擇一些大型樹木進行移植,根系就很難再長得牢固,所以會見到一些如亞馬喇圓形地周邊大型樹木倒地的現象。或許相關部門在進行公共工程的時候,就要考慮培土的深度是否適合種植何種樹種,如果不科學管理就算以後移植再多的樹木,在颱風的吹襲下還會一再倒下。而且,像一些土壤不深的地方,還是適合栽培小樹,小樹的根系會隨著樹齡慢慢地長成適合樹幹的生長,如果只是為了配合景觀隨意移植大型樹木過來,颱風一來樹木倒地也就不足為奇。

澳門雖有“蓮花寶地”之稱,每年逢大型颱風的機會還是很大,做好樹木管理防止樹木受損也會為庫房省去很多公帑。如何在城市裡頭種一棵“正確”的樹木,還真是需要相關部門加以研究,譬如一些榕樹雖然可以深根蒂固但因為氣跟發達和竄根,容易導致路面或周圍建築物機構受損;而如果是一般性的觀賞樹木又因為是移植過來導致樹冠大根系淺容易被風吹倒。如何在城市的綠化中既能兼顧形態好又能根系深能抗風的樹木品種,真的需要我們的相關職能部門去探究,但在如今的城市規劃中,地下各種管道和建築物縱橫,根系深的樹種也難紮根生長,如何平衡城市生態系統合理搭配,讓人居與動植物們一起分享這個城市的空間,如何在這個空間種上一棵“正確”的樹木,還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