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557號

2020年09月22日

星期二

保樹之外,也保文化

2020-09-22

澳門現時的樹木品種超過400種

本澳古樹數目日減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 項目主任 招振龍(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鳳凰木古樹『買少見少』。圖為2015年被移除的華士古花園鳳凰木

颱風「海高斯」吹襲澳門,令不少樹木受損

燒灰爐公園一感染褐根病榕樹已移至路環再作診治(圖片來源:新聞局)

樹藝師蕭元斌

蕭元斌認為,澳門樹木文化的推廣需要再繼續努力

香港教育大學開展「樹木保育——推廣生命教育與科學普及計劃」

市政署移除路環一枯萎假菩提樹(圖片來源:新聞局)

樹木有哪些故事?除了供給氧氣,綠化環境,樹木還透露了甚麼?根據統計局的《環境統計2019》,澳門現時的樹木品種超過400種,當中喬木241種,灌木175種。而這些樹木除了具有生態價值,在宗教文化和歷史上都有一定的意義,甚至從側面反映出澳門歷史上的文化多樣性。

樹木品種訴說歷史文化多元

事實上,現時本地一些常見樹種,其實也是來自外地,例如鳳凰木。相傳,鳳凰木原產地為非洲馬達加斯加,明末時葡萄牙人經澳門傳入中國,因花呈紅色,盛開時有如浴火鳳凰,因而得名。白鴿巢公園所在的小山也因自清朝開始就種有鳳凰木,而被稱為「鳳凰山」。

另一種由外地人引入澳門的樹種則是雞蛋花。相傳這樹種明清兩代從緬甸、印度等地,或由東南亞和澳門的葡萄牙人、台灣的荷蘭人等等傳入中國。這從側面印證出澳門在歷史上曾是東西之間重要貿易港的身分,也反映澳門的當元文化共存。雞蛋花是廣東涼茶,例如五花茶的重要材料之一,而在歐洲的文化中,據指有象徵「復活」的意思。同時,雞蛋花也是佛教中的「五樹六花」之一。在澳門的廟宇及一些教會墳場中,都不難看見雞蛋花的蹤影。幾百年來,這些「異鄉人」早已在澳門落地生根,成為澳門的一份子。

古樹難保 數目日減

只是,古樹們——或樹木們——的生存環境也受到挑戰。根據民政總署(現稱市政署)2013年出版的《樹載濠情——澳門古樹名木》所載,當時調查記錄到的百年以上的雞蛋花共有25株(當中12棵在基督教墳場),鳳凰木古樹有11株。而在澳門2020年的《古樹名木保護名錄》中,雞蛋花樹有8棵,鳳凰木有5棵——其中兩棵更是「受長期監測樹木」。

這不獨是雞蛋花與鳳凰木遇到的挑戰。2020年的《古樹名木保護名錄》中,共有520棵古樹,包括首批納入保護名錄的4株私人古樹——亦即,名錄中的古樹數目比2016年的555棵有所減少。根據市政署提供的資料,幾年間有42株古樹因天災、褐根病等不同原因死亡而被除名,其中22株於2017年的颱風「天鴿」、2018年的颱風「山竹」期間倒塌,14株死於有「樹癌」之稱的褐根病,4株死於根腐病,1株因持續衰弱而死,1株被非法砍伐。

而翻查歷年《環境統計》所載的數據,自2017年颱風「天鴿」之後,澳門的綠蔭至今仍未能重上當年水平。例如澳門半島和離島的行人道樹木在2016年分別有10087株和9366株,及至2019年分別只有8737株和9173株。

天災人禍 樹木受損

今年首個十號風球、颱風「海高斯」襲澳後,市政署表示,《古樹名木保護名錄》的520棵古樹中,有194株出現折枝,4株被強風吹倒,3株待入名錄的古樹亦被吹斷,另有數以千計的樹木受到不同程度的損毀。市政署之後表示,已啟動風災後「復綠計劃」,除盡力扶正及救治被吹倒的樹木,計劃對公園補植一千多株樹木和灌木,亦按原綠化計劃在9月至12月在孫逸仙博士大馬路、北安大馬路、史伯泰海軍將軍馬路、馬場北大馬路、何鴻燊博士大馬路等路段植樹約1240株。

但重新種植後,也需要日常妥善維護樹木才能健康生長。除了一直以來都存在的樹穴空間不足等問題,適當修剪及預防褐根病也是關鍵。位於得勝斜路的紐曼樞機藝文館早前舉行了「濠城樹木文化」講座,推廣樹木文化與知識。樹藝師蕭元斌分享,「樹癌」褐根病可以隨風或泥土傳染,且傳染力強,有時為防止傳染至周邊健康的樹木,必須將染病的樹木移除。而要防止褐根病,就需要在日常確保樹木的健康,增加樹木的抵抗力。他又提到,有時因為樹木的生長與居民的生活空間相爭,樹木很多時會被強行修枝;有時又或因為其他各種原因,即使樹枝健康也有機會被斬下來。「曾見過一個較極端的例子。有一棵雞蛋花,一旁的樹枝都被斬了——它超過六米,斬下來的都是綠色的、很健康的。」

另邊廂,一直有關注澳門的「香港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項目主任招振龍也表示,偶然會看到一些不當的修樹方式,包括一些颱風季節的修枝。「現在看到一些情況是會修剪樹幹,這一定不『食風』,因為完全沒有葉和果,但對樹的健康來說不好。」「這有點像『斬腳趾避沙蟲』——斬掉了樹枝只剩下中間的樹幹就不會塌,純管理上是對的,但對樹或整個綠化發展而言,我覺得就不是太好。」「一棵樹如長得好,可以抵抗很大的力,但如胡亂『去頂』時,會令他的抗風能力減弱。」

推廣樹木文化 助人與自然共存

除了修枝技術與客觀環境,要令樹木與人共存,令居民明白樹木的特性與文化也是重點。綜觀鄰近地區都有各種推廣樹木的活動,或以名勝帶出樹木的文化。例如台南的「安平樹屋」是獨特的「樹中有屋、屋中有樹」奇景,也帶出榕樹「無用之用,是為大用」的特質。香港方面,2019年香港教育大學就開展了為期兩年的「樹木保育——推廣生命教育與科學普及計劃」,開發流動應用程式及編製教學材料,推廣樹木目視評估,提供平台讓用家上載樹木評估結果及相片,並將資料編製成教學材料供學生使用等。香港長春社也有各種的保育樹木活動,例如「香港市區樹王選舉」、「綠樹成蔭」導賞員訓練班等。

澳門方面,也有一些社團希望促進人與樹的共融關係。例如「澳門樹藝拓展及研究學會」去年就曾舉辦「樹藝嘉年華」,組織樹木導賞、康樂攀樹體驗、原木創意工作坊等。蕭元斌認為,澳門樹木文化的推廣需要再繼續努力。「市政署也有導賞,大家可以多了解、認識樹木。」招振龍也認為,一些樹木推廣的計劃有助提升公眾認知,也有助政府與公眾就保護樹木的方案互相溝通,若再加上「全民監察」將有助及早發現問題。

「有時政府一些可行的方案也與市民的反應有期望落差,覺得你為甚麼要斬樹?覺得『一棵樹都不能斬』等等,如我們可透過一些計劃,提升大家對樹的認識,可能亦可減少這些磨擦。」


文:晨曦


07

南的「安平樹屋」也帶出榕樹「無用之用,是為大用」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