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議員書面質詢電子政務

2020-10-19

【本報訊】兩議員分別就電子政務提出書面質詢。間選林倫偉促請政府盡快推出電子身份證綁定「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並整合健康碼和消費卡。直選蘇嘉豪則建議建立網絡參政平台。

林倫偉指,不同政府部門各自發出不同效力的證明文件,如身份證、駕駛執照、學生證、長者卡、金卡、綠卡、職安卡、圖書卡、運動易卡、殘疾評估登記證等,但不少使用率低,甚至用身份證就能代替,令人質疑這些證件存在的必要性。隨著不同服務增加,市民要帶大量的卡片和證件在身,常發生要用時忘記帶或遺失的狀況,費時失事。

林倫偉謂,政府部門可參考電子平台技術,在一戶通中增加電子卡包,綁定身份證等各種政府身份證明文件,予其等同實體證件效力,方便市民。長遠要考慮整合官方各種證件,取消作用小、使用率低的,推行電子證件,實現智慧城市的便利生活。

林倫偉舉例,內地多座城市陸續宣佈開始試用居民電子身份證。台灣政府也將開發「行動身分證APP」,並將駕照、健保卡等證件與身分證結合,未來透過手機就帶卡可用,方便快捷。

林質詢,當局能否在一戶通中增加電子卡包,讓市民可以綁定身份證、駕駛執照及學生證等各種政府身份證明文件,並檢討整合不同的證件,推動電子證件發展?

政府疫下推出健康碼和消費卡。他稱,近年市民經常使用兩者,為推動一戶通使用、推進電子政務發展及方便市民日常應用,問當局會否考慮把兩者的申請和使用都整合到一戶通上?

蘇嘉豪的質詢則說,政府目前提供的電子參與途徑不足,以公開諮詢為例,雖有統一入口網站,但非所有諮詢均能以電子表格交意見,規格亦不一致,容易引起混淆。再者,政府甚少善用社交媒體去諮詢,側重關照傳統社團的線下諮詢,其普及參與度越來越成疑,尤年輕一代的聲音常被忽略。

現時不少政府或議會均已建立電子平台供公民聯署和請願,並規定政府須公開回應民意,讓市民集體推動或反對某些政府政策,如美國的「We the People」、英國的「Petitions UK Government and Parliament」,台灣亦建立了「公共政策網絡參與平臺」等。

事實上,特首賀一誠在競選時亦曾設立屬於雛型的網上平台與民交流,現時政府肯定有條件重設平台,吸納政見、接收投訴、快速回應,讓公民成為政府決策的主角。

蘇嘉豪強調,當今社會由下而上的電子參與是達致善治必不可少的一環,政府有責任提供渠道讓市民參與決策過程,而電子和網絡方式則是最便捷的途徑。既然推動電子政務已作為施政重點,請問政府是否願意研究建立類似上述的官方網上聯署、請願及議政平台,以便市民主動參與政策提案和形成共識?

其次,政府的數據開放平台處於非常初階,有諸多不足。蘇要求政府承諾持續改進平台數據,提供更多數據集和仔細分類,如各項數據的人口特徵分類、位置數據等,乃至提供更多如政府開支細項等數據,以利民間更容易讀取、使用、分析和監察。

他也補充,網絡理應是開放政府的管道,而非監控公民的工具。他問政府是否已完成針對《個人資料保護法》修訂的研判及何時修法,並在力推電子政務同時有何措施更有效保障個人私隱、通訊自由及通訊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