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來近四千居民經勞局協助獲聘

2020-11-27

【特訊】勞工事務局持續密切關注本地居民就業需要,因應市場情況,提供各項適切的支援服務,從不同層面全力協助求職者投入職場。

勞工局恆常就業支援服務持續積極進行。本年2月至10月期間,經勞工局轉介並有出席面試累計有7600人,當中逾3200人成功獲聘。為應對近期失業率的持續上升,勞工局9月至10月期間,推出9場不同行業的專場配對會,涉及的行業包括保安及物業管理業、飲食業、零售業、酒店業及建築業等行業,勞工局共邀請1995人參加配對會,實際出席配對會有544人,211人成功獲企業聘請。

勞工局一直關注青年人的就業需要,特別為應屆大學畢業生推出“疫境自強‧職出前程” 職場體驗計劃和舉辦專場配對會,以支援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

於6月中旬推出“疫境自強‧職出前程”職場體驗計劃,該計劃旨在讓參加者能實踐所學,學習職場倫理,以及建立正確職業價值觀,為將來就業作更好準備。有關計劃已順利完成,共有720名畢業生獲企業錄取進行實習,而實際到企業實習的則有568人。經向企業收集資料,獲企業回覆承諾聘用的實習生約七成(共381人),當中近45%的實習生答允應聘(173人)。

勞工局持續與大型企業保持聯繫及合作,為應屆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並於10月30日舉行專場就業配對會,安排企業與應屆畢業生進行就業配對及面試。共致電邀請819人參與就業配對會,有130人答允出席,配對會當日共95人到場。經面試後,當天獲企業回覆有31人獲聘用。

繼首階段“帶津培訓”陸續順利完成後,勞工事務局因應本澳經濟環境及就業市場的狀況,分別為失業人士、應屆高等院校畢業生推出“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及為在職人士及自由職業者推出“提升技能導向帶津培訓計劃”。在提升職業能力之餘,藉著津貼發放,以紓緩各方的經濟壓力,相關計劃按需求每月推出課程供市民報讀。

“提升技能導向帶津培訓計劃”於本年9月至10月期間,三間院校共提供95個課程合共3180個學額接受報名。上述接受報名期間共774人通過資格審核,涉及261間企業及233名自由職業者。截至10月,23個課程已開課,參加培訓550人,課程包括:商業管理、財務會計、語言、資訊科技、文化遺產及旅遊、電子商務、設計、健康管理。當中約400人已完成課程,佔學員人數的九成。

“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於9月至10月期間共推出兩輪課程接受報名,合共逾1600個學額,包括:建築及設施維護、個人護理、零售業、工商業、酒店及飲食業課程。上述報名期間共2470人報名,截至10月底,18個課程已開課,618人入讀課程。

因應巿場對“提升技能導向帶津培訓計劃” 和“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的需求,每月將推出課程供合資格的市民報名,並預計分別於12月1日至7日及12月9日至15日再次接受報名申請。

而首階段“帶津培訓”計劃所有課程均已完結,截至10月底,已有1018名學員就業,並獲發培訓津貼。其中653人是經該局轉介後就業。而對於其他尚未就業的學員,將繼續積極跟進有關就業轉介的工作。

勞工局密切關注就業市場的狀況適時作出調節,首要保障本地僱員持續及優先就業。同時對外地僱員人數作出調控,截至10月底,外地僱員人數有181631名,與2019年12月31日比較,外地僱員人數減少1490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