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大腦

2020-12-02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最新發表一篇神經科學研究論文稱,新冠病毒(SARS-COV-2)或能通過鼻子進入人類大腦。這一發現或有助於解釋在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者身上觀察到的一些神經症狀,並有望為感染的診斷和預防措施提供借鑒。

該論文指出,新冠病毒不僅累及呼吸道,還累及中樞神經系統,導致感染者出現類似喪失嗅覺、味覺、頭痛、疲勞、惡心等神經症狀。雖然最新研究已經在腦部和腦脊液內發現了病毒RNA,但病毒如何進入以及如何在腦內分佈的問題仍不清楚。

為此,論文通訊作者、德國柏林夏裡特大學醫學院弗蘭克•赫普納(FRANK HEPPNER)和同事研究了33名(22名男性和11名女性)死於新冠肺炎的感染者的大腦和鼻咽(喉的上半部分,與鼻腔相連),鼻咽可能是病毒最先感染和複製的位置。這些感染者去世時中位年齡為71.6歲,從出現新冠肺炎症狀到死亡的中位數間隔為31天。研究人員在大腦和鼻咽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RNA和蛋白,還在鼻咽中檢測到了完整的病毒顆粒,其中,嗅黏膜發現的病毒RNA水平最高。論文作者認為,疾病病程與檢測到的病毒含量呈負相關性,說明病程越短的感染者,其體內發現的新冠病毒的RNA水平越高。

同時,研究人員還在嗅黏膜的特定細胞類型中發現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這些蛋白會利用內皮和神經組織的鄰近來進入大腦。他們在一些感染者表達神經元標誌物的細胞內發現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說明嗅感覺神經元可能受到了感染;接收嗅覺和味覺信號的腦區中也發現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此外,神經系統其他區域也發現了新冠病毒,包括大腦主要的呼吸和心血管控制中心的延髓。

論文作者表示,後續仍需開展包含各種樣本的新冠肺炎逝者屍檢研究,來確定介導新冠病毒進入大腦的確切機制,並尋找其他可能的入侵路徑。

內蒙古滿洲裡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檢出8人

【中新社呼和浩特12月1日電】(記者 張瑋)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12月1日召開第71次新聞發佈會稱,滿洲裡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檢出陽性8人。

滿洲裡副市長郭曉芳介紹,根據首輪全員核酸檢測結果,為進一步做好病例篩查工作,11月27日14時,滿洲裡市啟動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

『(11月)29日12時,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採樣工作結束,累計採樣203378人,檢出陽性8人,其餘均為陰性。』郭曉芳說。

郭曉芳稱,這8人中,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檢出3人、市區10:1混管篩查檢出1人、扎賚諾爾區10:1混管篩查檢出4人。經專家組臨床診斷,7人為確診病例、1人為無症狀感染者。

截至目前,滿洲裡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8例、疑似病例2例、無症狀感染病例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