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商戶不能缺位

2020-12-09

【正視聽】運輸工務範疇施政辯論期間,不少議員關注到本澳多方面的環保工作和問題,有光污染、噪音、垃圾和建築廢料的分類及回收、還有環保餐具/一次性使用餐具的限制使用等。自明年1月1日起,本澳將禁止進口發泡膠餐具,環保局指,繼此之後將會限飲管的使用。膠袋徵費實施一年多以來,大部份市民習慣及養成了自備膠袋/購物袋的習慣,有部份市民更自備餐盒買外賣,推動環保工作,由細節著手落實到生活,教導市民的同時,商戶的支持及響應,是成功的關鍵之重。

發泡膠餐具在澳門買少見少,不少商戶/食店早轉用了可放入微波爐加熱的餐盒/外賣合,有部份食店因為發泡膠餐具相對入貨成本較低,仍有使用發泡膠餐具。基於發泡膠餐具在高溫環境下會較容易釋出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降解年期又長等原因,不少國家地區先後已禁用,澳門自明年1月1 日起禁止進口,為何不是「禁止使用」?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解釋,原因是不想已在市面的會因為馬上禁用而造成浪費,但呼籲,商戶不要因為明年1月 1日起禁止進口而囤積,用完就算。本澳有不少市民有一定的環保意識,早於法例強制收費前,就自備器皿、購物袋打包、購物,然而,有市民反映,遇到來自於商戶的阻力,部份商戶以「繁忙時段、人手不足」、「疫情和衛生」為由,拒絕配合客戶自備打包盒購買外賣。部份外賣,客戶落單時說明了無需外賣餐具(木筷子、膠匙等),取外賣時,外賣餐具如常被配置,可能是商家太忙關係吧,市民如發現會主動即場向商家退回,減少浪費及對環境的負荷。經過多年的推動、市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有時,市民樂意主動做出環保的動作,反而是商戶未能或不願意配合,特別是在用膳繁忙時間、人流購物高峰時間等,有的是求快、自身便利,以「防疫、衛生」為由拒絕食客自備餐具,在疫情期間尚可接受,在疫情之初,今年第一季末至第二季初,有食肆連堂食都轉用一次性餐具,隨著疫情平穩,基本上現時已經轉回可重複使用的餐具; 另一方面,有願意配合環保的食店反映,食店所在的經營場所(美食廣場之類)管理公司要求商戶不能使用可重複使用的餐具,出現有食店有心配合但實際操作存在阻力的情況。

環保局在當日施政辯論上表示,「膠袋、發泡膠後,下一步考慮限制飲管。」食店有心無力、人手不足、客觀條件(經營環境)未能配合等多種情況,在社會上都存在,必需要一一克服,要求商戶配合各項的環保政策與工作,與市民共同將環保落實到生活/操作之處。

>>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