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環保回收物

只兩三成可重用

2020-12-10

資源回收物分揀公司初步清洗、簡單分揀及磅重回收物

回收商對回收物進行分類、壓縮、打包處理

【本報訊】今年一至十一月,本澳的紙類回收約二十九萬公斤、膠類約六萬公斤、金屬約四萬公斤。當中,在公共街道收到的回收物,只有二至三成可以重用;在大廈收到的回收物,約有五至六成可以重用。

環境保護局透過「環保Fun」之減廢回收攞滿Fun活動,以及逐步擴大回收網絡 (如在出入境口岸,新落成的公共房屋,公共街道增加回收箱),鼓勵市民參與分類回收紙類,膠類和金屬 / 鋁罐類等。

昨午,環境保護局安排傳媒參觀資源回收處理流程,該局環保基建管理中心主任陳國浩表示,今年一至十一月,回收紙類約二十九萬公斤、膠類約六萬公斤、金屬約四萬公斤。

回收物在本澳經過處理後,將運到內地或東南亞國家,進行資源化的處理。被問及內地禁止垃圾進口,陳國浩回應,本澳與內地部門緊密溝通。並舉例,部份塑膠經本澳回收商處理後不是垃圾,而是原料,可以運往內地。

現時,約有七百八十棟高層大廈參與分類回收。陳國浩指出,在公共街道收到的回收物,只有二至三成可以重用;在大廈收到的回收物,約有五至六成可以重用,主要因為那些回收物經過市民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