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思維忽改審辨思維

教青局:不需執著用詞

2020-12-12

左起張敏輝、黃健武及黃嘉祺

【本報訊】就本澳近期有多宗學生輕生個案,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資源廳廳長黃健武表示,局方重視青年的身心健康,將透過持續、多元的工作進行有關工作。另教青局青年廳廳長張敏輝表示, 在剛結束諮詢的青年政策規劃中,將會加強青年的多元發展,包括審辨思維。

非高等教育委員會和青年事務委員會昨於何東中葡小學禮堂舉行聯合座談會,會議由兩個委員會的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主持。議程包括回顧今年和簡介明年施政重點(非高等教育及青年事務重點工作項目)和介紹(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通則》。會上,教青局教育廳廳長黃嘉祺及青年廳廳長張敏輝分別回顧今年和簡介明年非高等教育及青年事務的施政重點工作。在非高等教育方面,教青局透過不同措施全力協助校園防疫常態化和保障師生的安全健康,並與學校有序落實構建“智慧校園”,讓各校具備條件開展網上教學;透過開展“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和持續組織與資助師生到内地交流,深化家國情懷,歷史教育和瞭解國家最新的發展情況:秉持“預防為先,教育為重”的原則推動性教育工作,為學生構建安全和諧及健康的成長環境;透過優化制度和措施以提升教學質量,包括《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學生評核制度》,《特殊教育制度》、《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通則》、“幼兒首次入學中央登記措施” 、“熱帶氣旋、暴雨及特殊天氣情況停課時學校應關注的事項”指引、第四階段“持續進修發展計劃”(二零二零至二零二三)等。另一方面,為配合《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通則》將自明年九月一日起生效,教青局已著手開展相關的工作,將透過簡介會、工作坊、法律小冊、傳閱公函及相關指引文件,指導及輔助學校訂定系列重要配套措施,協助學校成立符合法律要求的校董會、制訂符合規定的學校章程、學生規章、完善教育管理和監督機制,為學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和制度保障。

社會近日對於在剛結束諮詢的青年政策規劃中,發現諮詢文本中文版本中,將「批判思維」一詞改為「審辨思維」,引起有揣測是否刻意磨平學生的批判思維為能力,張敏輝表示,該政策是希望進一步加強青年的多元發展、對青年的多元獨立思考、有更廣闊的視野,又解釋﹕批判思維用字較局限,局方更關注背後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多元發展、理性思維、審辨能力等,故在用詞上作出涵蓋更寬的選擇;希望坊間不要太執著用詞,審辨思維不代表沒有反對,不需要太執著用詞。

她另指,目前,局方就青年政策規劃共收到五百份來自十三場諮詢會上所收集的意見、八十份親身提交或網上意見。諮詢意見中對該政策的認受性較高,主要集中認同提高「青年」年齡層、建議加強對青年家庭的支援、就業和多元發展、生涯規劃、融入大灣區及國發展等。局方將會考慮及分析收集所得意見,中立和持平意見,在總結報告中反映出諮詢結果。

多宗青年學生輕生‧已啟動校園危機處理

近期有多宗青年、學生輕生個案,昨日,有一名十六歲男學生與家人口角後輕生,再引起學生的心理及精神健康問題。黃嘉祺表示,對於有學生離世深感痛心和惋惜,並對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教青局知悉事件後,即時啟動校園危機事故處理機制,派出主管人員聯同輔導機構到校協作開展輔導跟進,提供所需的支援及協助,期望減輕事件對師生的影響。教青局將繼續與學校及相關部門緊密溝通,共同支援學校處理後續工作,並為有關學生、家長及其他學校人員提供所需的支援與協助。教青局會於這一段時間聯同學校及輔導機構為學生開展生命教育、情緒管理、逆境自強等輔導活動,以協助學生積極面對成長中遇到的挑戰,提升抗逆力及心理健康。並呼籲師生及家長多關心身邊人的需要,家長多關心及聆聽子女,透過家校合作和溝通,為學生提供支持和鼓勵。並呼籲學生倘遇到情緒困擾或疑難,主動向家長、老師、朋友等信任的人或專業的輔導人員傾訴及求助,在他們的支援下有效面對及處理困難。倘有師生及家長受到困擾,建議與駐校輔導機構人員或教青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聯絡。

黃健武補充,局方重視青年的身心健康和多元發展,將會持續透過多元的工作推行相關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