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628號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蘇嘉豪質詢澳投『流血不止』
2020-12-14
【本報訊】直選議員蘇嘉豪在書面質詢提出,假如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所有餘下土地繼續實行自資興建的模式開發,特區將要多投入逾八十二億人民幣。他詢問政府,會否剎停以自資興建模式繼續開發餘下土地?
直選議員蘇嘉豪在最新一份書面質詢表示,審計署發現,完全由特區公帑注資的澳門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數年前決意採取最昂貴的自資興建模式開發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此前全無分析各種開發模式的利弊,也沒有考慮其他模式如租賃土地、興建—營運—移轉或共同建設所涉資金均較低廉,假如所有餘下土地繼續實行同一模式,特區將要多投入逾八十二億人民幣。
「尤其在公共財政深受疫情衝擊的當下,這種公帑『流血不止』的趨勢令人非常擔憂。」蘇嘉豪在書面質詢提出以下問題:
一、澳投公司採取最昂貴的自資興建模式開發產業園,若餘下所有土地均實行同一模式,特區將要再投放逾八十二億人民幣,產業園最新估算的整體投資總額更高達逾一百六十三億人民幣。請問政府:澳投公司當時基於哪些理據不採取其他較低廉的開發模式?尤其在疫情下政府庫房入不敷支,會否剎停以自資興建模式繼續開發餘下土地,為已預視的額外逾百億元公共財政開支止血?
二、澳投公司多年來獲特區注資逾百億,但連年虧蝕。請問政府:將如何按明年度施政方針全面改革澳投公司,包括重新檢討發展方向、盤活投資項目效益、整頓屬下大量子公司?對於審計報告矛頭直指澳投公司高層的決策流弊,政府將如何透過派駐官方董事及股東會成員等手段,持續確保公司高層的專業資格,並加強監察其日常的領導和管理績效?
三、產業園開發至今已經數年,卻只得不足二十名本地員工,與澳投公司曾宣稱可帶動數千個就業崗位相差極遠,原以為能透過產業園一展抱負的本地員工也難忍內部管理不善,紛紛申訴公司不重視本地人向上流動。請問政府:有否分析產業園本地員工佔比極少且不斷流失的主因?澳投公司作為特區全資企業,政府有何措施監察公司持續改進本地員工的薪酬待遇和晉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