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642號
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壞孩子」?「乖孩子」!
2020-12-30
【特稿】教青局在《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公開諮詢文本中文中,將「批判思維」變成「審辨思維」,引起有團體質疑,政府將現有青年政策已強調的「獨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作矮化;有意想將澳門的學生、青年,在不知不覺中,銳角磨平,成為一個「聽從大方向」走的「乖孩子」!在華人社會,「乖孩子」總是比較受歡迎,「乖孩子」的聰明、能幹,在被指反叛思維的「壞孩子」中,是否不存在?
制度僵化、填鴨式教育、死記硬背這些形象詞,早被灌上在澳門的教育制度之上,一個小學生,每日需要應付少則3、4樣,多則6樣功課,長假期前夕更不用多說,成為學生的日常生活。放學後到補習社,是不少小學生、甚至幼稚園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一,戶外陽光如何明媚,遇上測驗考試,這些屁孩在測驗考試日子中,只能局限在一張書桌上渡過。以為父母是怪獸家長,想拿子女優越的成績向親友、社交媒體/平台上炫耀,其實父母同樣是這種教育生活下的高級書僮,隨伴子女學習、接送上補習班;有家長反映,平日飯後,所謂親子閱讀和親子時光,就是在書枱上,重溫當日的教學內容、功課或為測驗作準備而渡過,(部份低齡教育階段將之稱為評估,同樣需要接受讀本知識的卷面評核),繁重的學習生活,令家長及學生的腦海,被知識所充斥。有時對於子女的不明白,例如「點解1+1=2」?,家長都沒有解釋的時間,只求記住答案,達到校方的學習評估模式要求。匆忙的走過幼兒教育階段3年、接著的6年小學,到6年中學,學生漸漸的淹沒在繁忙的學習生活和主流模式當中,就是知識的傳達,與單純的接收,跟機械人接收指令無異,只要準確的交出答案,這種單向的教育模式,至今仍是本澳主流的基礎教育模式;儘管教青局指近年不斷加強學生的多元評核、小組功課佔部份成績、推動學生到澳門以外地區交流,推動學生STEM(或STEAM,即跨學科的教學內容或模式),主流普世價值對於好學生的標準,基本上沒有改變,就是「書本知識精準無誤、品德操行佳、有禮貌、有一種或以上的博雅類技能,如音樂、藝術、體育比賽等取得佳績,以及尊師重道、尊重長輩等。」反之,「壞學生」予人第一印象,是駁咀、無禮貌、成績差; 那管這位被認為「壞學生」的學生,是辯論隊員、機械人小組的隊長、運動健將,主流普世價值,還是希望這位「壞學生」聽話、駁少點咀、有好的學業成績,跟隨主流價值的步伐和價值觀,不要鶴立雞群。
這與「批判思維」變成「審辨思維」有何關係?維基百科解釋:批判性思考(英語:Critical thinking),或稱思辨能力、嚴謹的思考、明辨性思維;審辨式思維,是指通过事實形成判斷的思考方式; 批判性思考本身複雜,具有許多不同的定義,一般包括理性的,保持懷疑的,和無偏見的分析,和對於事實證據的評估。有人將「審辨思維」要素分為質疑批判、分析論證、綜合生成和反思評估。兩都有分析事實證據的評估,和帶有質疑的判斷,屬高層次的思考,批判思維被指,容易傾向否定性、以致對立、對抗,造成不必要的矛盾等,予人負面的感覺。教青局將「批判思維」變成「審辨思維」令人聯想到 ,想淡化學生形成對抗、造成不必要矛盾的可能。該團體還批評,「該政策欠獨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又指政府將現有青年政策已強調的「獨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作調整及矮化,又批評文本不是培養青年成為人材而是「奴才」、「機械人」。到底,澳門的教育制度是否只想容下「乖孩子」?
日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