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農回覆議員質詢

2021-01-29

【本報訊】截至去年十二月底,持有僱員身份逗留許可的外地僱員人數共十七萬七千六百六十三人,比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底減少一萬八千八百七十五人,當中博彩及酒店業的專業及非專業外地僱員減少八千九百零三人。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去年十二月失業率由十一月回落百分之零點二,至百分之三點八,就業不足率也有改善,特區政府會動態考慮澳門整體的經濟社會環境,因應不同行業及企業的規模、勞動市場的人資供需及企業聘用本地僱員的狀況等因素,對外地僱員數目持續進行檢視及調控,確保本地僱員優先及持續就業。他又指,疫情比政府預計長、復甦時間亦拉長,現階段工作是做好抗疫措施,做好準備,以及關注新年旅客變化,作合理預期。相信企業可以堅持,並再次呼籲,勿裁員。

昨日舉行的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中,不少議員關注到疫情影響本澳經濟和就業等問題,多名議員反映,疫情令不少僱員就業受影響,議員梁孫旭反映,不同行業僱員、特別是博彩業貴賓廳僱員處於長期放無薪假,促關注貴賓廳僱員的就業狀況,以及建議考慮將莊荷、監場主任以外部份博企職位留予本地居民,只容許聘用本地僱員。議員區錦新提出,有條件進一步壓縮博企中的外僱數量,將相應職位予本地人應聘;議員吳國昌則建議,進一步提升本地僱員在博企中高層職位的比例。另有議員反映,希望政府規範無薪假,讓處於長期放無薪假的僱員得到保障及援助。由於不少市民的收入、飯碗受疫情影響而減少或不保,再有議員追問政府,會否考慮於今年再推出第三輪抗疫援助金。

保飯碗、保住中小企、保經濟、穩民生,政府顧得邊樣?李偉農表示,去年有四千九百多間企業結業,新進場的企業有超過一萬二千間,新進場的比一九年增加百分之一點三,企業按市場狀況對業務作出調整,有飲食業擴充。特區政府透過去年的抗疫措施,穩住了民生區中小企,市場還是需要由市場自行調節。

他又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凸顯了澳門產業結構單一的脆弱性,疫情比政府預計長,產業業態也出現了變化,即使自去年九月起,訪澳旅客有逐步回升,旅客量仍未如所預計,復甦的時間比政府預計長,在復甦的時間及道路中,必然有一定波折,要作出調適,特區政府將會按照行政長官二零二一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定出的方向,積極推進產業多元發展,提升澳門經濟的韌力,現階段,對於疫情變化與澳門經濟社會的最新發展狀況,特區政府會密切關注,並且相信,全球開始推出疫苗和國家做好防控工作後,會較樂觀,本澳現階段工作是做好各項防疫措施,以及向內地推廣本澳是安全的宜適旅遊城市,希望穩步促進客源多元化。特區政府將會關注新年旅客變化,作合理預期。他又稱,不排除在有需要時,推出具針對性的應對措施,為第三輪抗疫援助金「留後門」,讓公共財政有效運用在刀刃上,促使公共財政的運用效益達致最大化。

他透露,去年十二月本澳失業率由十一月的百分之四,回落至百分之三點八,就業不足率也有改善,自去年第三季起企穩、跌幅收窄,但不忘提醒,認為波幅仍會存在。在保就業方面,為減低疫情對本澳居民就業帶來的影響,特區政府一再呼籲包括綜合旅遊休閒企業在內的大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員工共度時艱,儘量不裁員,獲積極回應;亦推出了一系列就業支援服務與應對措施,特區政府會動態考慮澳門整體的經濟社會環境,因應不同行業及企業的規模、勞動市場的人資供需及企業聘用本地僱員的狀況等因素,對外地僱員數目持續進行檢視及調控,確保本地僱員優先及持續就業。同時,會先對具就業能力及求職意願的求職者資料進行分析,找出較多本地求職者希望尋找的行業及工種,結合外地僱員的退場,以釋放出較多本地求職者願意從事的職位空缺,藉此增加本地求職者成功獲聘的機會。特區政府已訂立本地僱員在六家綜合旅遊休閒企業任職中、高層管理人員比例不低於八成五的目標,並會持續監察有關企業聘請本地僱員的情況。截至去年十二月,在六家綜合旅遊休閒企業及旗下公司任職中、高層管理人員(包括本地及外地僱員)有九千九百四十人,當中本地僱員的人數佔整體中高層管理人員的比例為八成九;即外地僱員僅佔一成一,已超過上述目標。又會積極創設條件讓本地僱員向上流動,逐步不批准相關職位的外地僱員申請,促進企業進一步落實優先聘用及晉升本地僱員。他補充,特區政府會從澳門整體利益出發,持續動態地對各綜合旅遊休閒企業及旗下公司的外地僱員數量作出調控,並推動六家綜合旅遊休閒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促進更多具條件的本地僱員向上及橫向流動。

對於無薪假,勞工事務局局長黃志雄表示,按照法律規定,勞資雙方必須事先協商,不能單方面自行安排。倘若僱主因未能就無薪假達成協議而以此解僱僱員,屬僱主不以合理理由解除勞動合同。在此情況下,僱主須按《勞動關係法》的相關規定向僱員支付解僱賠償。他再呼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員工共度時艱,加強溝通,儘量不裁員,按實際情況友善協商工作及假期安排,對此,從勞工事務局接獲的解僱賠償個案數字看,大部分企業均積極回應。去年僅一宗無薪假投訴,調查後不成立。

另議員李振宇提出希望重新設立稱《停工補償制度》,保障僱員在長期無薪假下的收入。李偉農表示, 該法令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於市場蕭條、經濟及財政困難、技術轉型的必要性,以及影響企業活動的災禍或其他事件,製造出口產品工業的僱主得暫時中止勞動合同,或暫時減少正常工作時數;僱員每月提供勞務的日數少於十六日,視為暫時中止勞動合同,法令並規範了工資補償的計算方式。而《僱員的最低工資》法律的適用範圍涵蓋至各行各業,當中包括上述法令所指的製造出口產品工業,倘不廢止該法令,一旦出現停工的情況,製造出口產品工業的僱員因適用該法令的規定,其所收取的報酬補償將比最低工資的金額低,與其他行業的僱員收取停工補償不一致,為避免出現不公平的情況,故有必要一併廢止該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