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洋進發拓展旅遊新資源

2021-02-27

【正視聽】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至今,各行各業均受打擊,眼見如今疫情受控,疫苗開始普及接種,社會存在的主要矛盾也從防疫轉為復甦,社會各界憂心澳門發展,群策群力均在想方設法將“禁錮”澳門復甦的“緊箍咒”給摘掉,為停滯一年的澳門旅遊業帶來些許明朗曙光。彈丸之地的澳門可以做點什麼?天上飛的幾乎被禁絕成為“禁空”之域,“境外生物”想入我蓮城,除非大羅神仙私下給予特別禁制符,想成為漏網之魚進入澳門那是癡人說夢話,想也不用想。而毗鄰的香港如今自身也因疫情身陷“囫圇”,想要救贖仍還要自練護體神功,如此自顧不暇於澳門也借不了多少力,說不好聽一點,香港目前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鑑於國外疫情的嚴重性與不可預測性,短期內開通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直接通關,也是不切實際的情況,要找到發展這道“力”還是依靠祖國。

這道可以影響澳門發力的“力”出自何方?澳門本身屬彈丸之地,依仗的就是旅客來澳消費提振經濟,這道“力”當然就是借助大量旅客洄游澳門,為澳門帶來活水帶來生機。全國兩會三月即將在北京召開,有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崔世平就表示,將反映本澳的防疫成果,從而希望國家在旅遊上對本澳有更多傾斜的政策,幫助本澳經濟加快復甦。他稱,本澳與內地的防疫政策基本同步,疫情防控上內地能否視本澳為“境內”,以及檢視個人遊、旅遊團和內地居民恢復網上旅遊簽注等措施,令本澳在“雙循環”和“內循環”中獲得國家的旅遊紅利和優惠。但筆者認為,除了外政策上尋求國家支援外,更多的還要練就過硬的旅遊項目,以供旅客來澳選擇,如果來來去去都是入娛樂場和那幾個景點,難免讓人失去興趣。

澳門要想在疫情之後有所發展,如果只是憑之前建成的相關旅遊設施以及項目,還是不能有效地吸引到更多的旅客來澳旅遊渡假,想要突破現有的瓶頸就要有所創新。在設計旅遊產品上,我們的思想不能太過狹隘,就在澳門自家一畝三分地上籌謀弓耕,這樣缺乏宏觀的視角,就會失去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尚方寶劍”。為何如此說?這就要從中央的宏觀規劃來定義,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不是靠中央一句話就能成效,還是需要將三個地區不同的制度以及人員往來彼此促進融合,才能最後渾圓貫通修成正果。所以,誰有好項目有效融入三地人員誰就能得到政策性的傾斜。在規劃旅遊線路上,更好地把握區域之間的融合發展,來創新發展一個連接三地人員的旅遊項目,以此來促進三地發展這才切合中央要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目標。

粵港澳的旅遊市場各有特色,但最大的特點而且還是沒有開發的旅遊資源,就屬於海洋旅遊開發,粵港澳共擁伶仃洋旅遊資源,鄰城珠海就擁有過百島嶼,珠澳本身就是姐妹城,這一點要是能抓住其發展特性,在新冠疫情之後或許可以成為提振澳門旅遊熱度,成為推動遊客來澳渡假的新時尚熱點。畢竟,疫情在國外肆虐如斯,想出境遊的家庭不計其數,若能趁此勢入主海洋旅遊開發,想必是一個絕佳時機。雖然說早幾年本澳有開放遊艇自由行難成氣候,有些項目苦苦經營至今也是銷聲匿跡,但目前的旅遊形勢不一樣,新冠疫情這個大背景之下,澳門以及內地的防疫成效如此突出,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全在。該如何撐起這一片旅遊大產業,能否抓住這個機會或許為澳門旅遊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