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反映地盤工人求職被壓價

2021-03-11

工聯昨拜會勞工局

勞工局派員聯同社團代表監察面試和技能測試過程

【本報訊】工聯副會長、工聯權益委員會副主任鄧錦燦反映,近日收到有地盤工人反映,在求職時人工被壓低三至四成,除了產生就業問題,還產生好似本地人「唔願做」的情況,促請勞工事務局關注。勞工事務局副局長陳元童則回應,價格由勞動市場調節,又指,疫後有不同的行業,薪酬都有作出調整。

立法會議員李靜儀、梁孫旭、林倫偉、李振宇、工聯副會長、工聯權益委員會副主任鄧錦燦、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張文寬、建造業總工會辦公室主任孔憲民一行昨早拜會勞工事務局,反映近期就業市場狀況。

鄧錦燦反映,近日收到有數個地盤工人反映,任職的地盤由於完工而被解僱或不獲續用,但同工種的外僱仍繼續有工開,部份個案已到勞工局反映及作出求助、要求局方跟進是否有違《就業權益綱要法》。另他指,有本地建築工人近期在求職時,人工被壓低三至四成,日薪及月薪聘用都有被壓低的情況;他認為,除了產生就業問題,還產生「好似本地人唔願做」的情況,促請勞工事務局關注。以及希望局方推出抒困措施,例如帶津培訓,協助失業工人能夠解決生活問題。同時透過培訓,讓工人掌握未來建築物料技術,提升技術與水平,藉以獲安排就業、工藝測試,重返就業崗位。

李靜儀會後表示,工聯近日收到不少本地工人的求助個案,單是三月一日工人自發組織到勞工事務局作求職登記,已有四百宗,不僅建築業工人,還有大學生。她續指,據建築工人反映,業內有懷疑自由勞工變過界工作的情況,而且本地工人在解僱時,沒有被安排留到最後,反而比外僱早退場,質疑有違政府所制定的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政策,促請局方嚴打黑工和過界外僱,以及調查是否存在優先解僱本地工人的情況,必需監察企業是否留用本地僱員。

工聯提出,目前已獲政府批准且在澳工作的建築業外僱達接近二萬七千人,但本地僱員反而“無工開”。促請局方需要堅守居民優先就業原則,尤其疫情下就業困難,當局須因應本地人登記求職的情況和工種類別,審慎批給外僱額,完善外僱退場機制,還職澳門人。因應近期建築業工人求職人數大增,當局應切實跟進配對工作並交代有關數據,尤其應監察企業是否存在留用外僱卻將本地人停工甚至解僱的情況,亦必須助本地人復工。另建議,訂定具體措施落實政府公共工程須優先聘用本地人的政策目標、加強職業培訓,優化帶津培訓和職場體驗計劃。

陳元童在會見後會見傳媒,被問到是否存在本地僱員人工被刻意壓低情況?他回應﹕價格由勞動市場調節,又指,疫後有不同的行業,薪酬都有作出調整,但認為﹕「見唔到有壓低薪酬的情況。」又指,在過去的職業配對中,建築業工友不獲聘的主因是工藝未達要求。由於建築行業有階段性,完成工序後,工人會被解僱,但局方會持續監察本地工人的就業情況,是否有存在優先解僱本地工人的情況。他又解釋,自由勞工必需在僱員所申請的場所工作,否則屬過界工作,局方有收到相關投訴,目前正調查當中。

他還交代了三月一日登記求職的本地建築工友數據,當日共有四百六十五登記名,經整理及核對有關求職登記資料後,發現當中有四百人於當日前已登記求職,主要尋找地盤雜工(二百四十九人)、油漆工(七十二人)、電工(三十二人)、模板工(二十七人)及石膏板工(十七人)等,約佔整體八成五。查資料庫記錄,該四百名建築工人當中有三百十一人曾作就業配對安排,當中已有一百九十四人接受安排出席面試,成功獲聘有七十九人,未能獲聘有一百一十五人,配對成功率四成。局方每日派員聯同社團代表到場監察面試和技能測試,以保障通過測試求職者的薪酬待遇與招聘條件相符,一百一十五名求職者未能獲聘原因是未能通過技能測試或臨場放棄。另外,一百一十六人未能達成面見的原因是求職者不答允面試(六十五人)、缺席面試(十三人)、聯絡不上(十七人)、未獲僱主約見(廿一人)。

另鑒於大型建築工地須按施工階段進行招聘,局方會按求職條件並依登記順序聯繫求職者安排面試,由今年至本月九日已出席面試有二百九十八人,成功獲聘有一百五十九人,成功率有五成三,今週已編排八十一名求職者進行面試,涉及七個工種,五十三個空缺。局方持續密切關注符合技能的建築業求職者的配對工作,增加人手,陸續依序儘快安排就業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