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繼續捱轟

劉本立叫市民換位思想

2021-03-18

劉本立及黃輝

【本報訊】預計投入五十億元公帑的「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繼續被市民劣評。昨日澳門電台「澳門講場」節目中,不少聽眾認為無助低收入及低下階層;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則認為,市民不習慣今次的消費優惠計劃方式,習慣「乜都依靠政府」,他建議市民換位思想,調整心態,多參與,推動當中的槓桿效應。又建議,不同部門「都要做啲野」,做好使用細節、物價監管及就業配對。

「澳門講場」昨邀請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旅遊業議會理事長黃輝出席,探討政府新一輪促進經濟措施。

恐令水客低價入貨

大部份聽眾繼續對「電子消費優惠」計劃作出批評,除了憂慮推高物價、使用過程複雜、迂迴; 還有意見提出, 外僱都可透過電子支付享消費補貼,間接助長做水客的外僱以優惠價錢購入水貨,憂慮進一步令水客問題惡化,希望公帑不要浪費,利用這筆錢促進本地經濟和旅遊;另有意見指,設最低消費額,只是照顧中、高端消費,沒有考慮低收入或低消費人士需求;多名聽眾認為,該計劃最後只是商家得益,應該優先解決本地僱員就業問題。另一邊廂,有聽眾認為,商家同樣需要提供優惠,才公平。

只有少數致電的聽眾支持有該計劃,市民陳先生表示,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幾好」,認為消費有補助,作用就如醫療券,他認為:「有需要就用,無需要就不用,不一定迫你用。」他亦提出反思,若今次派(錢)畀市民、下次是否派(錢)畀鋪頭,市民要好好思考!

劉本立認為,是次的政策本意是希望保就業、顧民生,包括提前發放現金分享,是體現經濟復甦緩慢而及時發放, 但社會的注意力集中在「電子消費優惠」,引起來劣評的原因,他相信是政策與市民的期望有一定落差。而是次改為鼓勵消費補貼,透過槓桿或乘數效應,將市民及加長者的消費優惠,拉動超過二百億消費,可能市民不明白當中的深層意義。又指,一個政策要每個人都滿意,十分困難,只能做到大部份人都滿意;他相信今次是市民不習慣消費優惠計劃方式,習慣「乜都依靠政府」,他建議,市民換位思想,調整心態,多參與。而擴大適用對象,相信是可以擴大使用群,更好發揮槓桿效應;他又建議,政府可以為政策多解話,增加宣傳,釋除社會疑慮,以及透過與社團和社工局合作,對使用有困難的長者、其餘人士等提供幫助。

對有意見憂慮消費計劃會推高通脹,劉本立表示,環環相扣,建議不同部門「都要做啲野」,包括消委會、經科局等,做好使用細節、物價監管及就業配對。另他建議,優化折扣消費券的使用,包括將二次消費改為即時扣減、延長使用期等,又可以考慮取消相應的限制,如每日及每月優惠上限、不設使用下限金額,讓計劃更有靈活性。也建議商家共同提供折扣優惠,多管齊下,市民、商戶、政府共同出力,讓拉動內需效應更好。

黃輝則認為,澳人食住遊計劃可以帶動旅遊巴司機、導遊、旅行社的業務,該會計劃,近日會為有意參與該計劃的旅遊巴司機、導遊、旅行社的業務進行登記。並計劃,上半年先推出八條本地遊路線,計劃四至六月逢週六日和假日出團、暑假則每日出團; 路線將以去年本地遊作基礎上作出優化,以及加入新元素,如增加環保和攝影路線、跨域旅遊、文創路線,第一階段將有六至八條精華路線; 下半年再設計不同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