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電子消費計劃招怨致歉

賀:再聽意見完善方案

2021-03-24

行政長官賀一誠接受訪問

【本報訊】政府的電子消費優惠爭議不息,更有人計劃上街。行政長官賀一誠昨終開腔回應,強調計劃是為振經濟非普惠的支援,但承認方案或考慮不周,就引起大眾市民的不滿致歉。政府會先聽意見完善好方案再推,且這還只是計劃,「我哋冇嘢好撤」。

未定案冇嘢好撤

賀一誠昨出席外交公署活動後受訪。他表示,政府一直有關注計劃引起社會大眾許多不同聲音,承認計劃當初考慮或不太周詳,在使用方式上令許多市民感到繁瑣,引起大眾很多的不滿意,他代表政府感到抱歉。

賀一誠說,按政府評估,在本澳疫情續可控下,今年下半年形勢會較明朗,可望有更好的復甦,故對居民的支援措施就是提前發現金分享,而消費優惠計劃的目的清晰,就是振興經濟。

直言大眾對此很激動的賀一誠坦言,消費券至今還只是計劃,因涉及動用五十億元公帑,必需修改預算案交立法會審議,獲通過後才能實施。故現還只是計劃未提案,沒甚麼可撤回,「有咩撤呢?我都未交任何嘢,只不過係計劃」,「我都冇嘢好撤」。

停一停•諗一諗•唔好搞亂澳門

賀一誠提到,去年推消費卡時社會也有爭議要派錢,最終有共識而執行,今年希望作新嘗試,這為政府的初心,如果大眾對計劃有意見,政府願停一停、聽一聽,最終希望取得共識,「唔係將澳門搞亂咗」。

賀一誠又就當日記者會說明不夠好、不夠透徹致歉,司長已去聽意見,整理出新方案再向社會交代。總體而言,社會還是認同消費券計劃是理性的,可對本澳經濟帶來幫助,主要觀點有二:一是對消費券計劃不太質疑,只批評條件太繁瑣;二是既要消費券,也最好加碼派消費卡。

消費券再疊消費卡難

賀一誠謂,像長者消費計劃般的「立減」是政府其中一個可考慮的方向。又提出過去十四年的現金分享已派出約七百多億元,人均約十一萬元,然而政府資源有限,要管理好庫房,只能是消費券或消費卡,兩者都做「可能有難度」。

改消費卡唔易做

若最終社會共識還是要消費卡,賀一誠反問,同期有現金分享下再發消費卡是否實事求是。並補充,消費卡已停用一段時間,要將其重新「歸零」處理,涉及工作量相當大,「唔係咁容易做得返」。

另就不少家長關注小朋友享用不了,賀一誠答道,消費券性質不同於現金分享、消費卡,非普及性、普惠性的支援,「細路仔點去消費?」,而鄰近地區的消費券更是十六歲以下就沒有。

至於失業、放無薪假人士,賀重申,政府有失業救濟的安全網,勞工局提供就業配對,以及有帶津培訓去支援。

賀一誠又不諱言:「分錢係好難嘅事、分錢係好難嘅事,點都好難去平衡。」政府會多聽意見才決定,以免新計劃出來又爭議。

未有打疫苗免核檢通關的時間表

此外,對於已接種疫苗的澳門居民可否免核酸檢測進入內地,他表示,兩地的衛生部門一直有就更便利通關密切溝通,然而有關標準必須雙向,這點也需要社會共識。疫苗效力時間等還要觀察,目前當局未有免核檢通關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