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712號

2021年03月26日

星期五

突破盲點 開拓人生新路向

----關於演講的二三事

2021-03-26

方錫源參賽照片。(受訪者提供)

戴建業:寫演講稿是一趟自我療癒的過程

演講專業協會成員認為,演講帶給他們有不一樣的人生(左起:戴建業、方振輝、黎千瑜及方錫源)

黎千瑜:透過演講改變自己,改變他人

澳門代表隊為澳門選手打氣。(受訪者提供)

戴建業參加「珠江源杯·我和我的祖國演講大賽全國邀請賽」,成功奪得即興演講全國冠軍。(受訪者提供)

於演講,不是有張嘴,拿支咪高峰便可以。也許,你有這樣的經歷:站在講台上,心跳加速、雙腿發抖、喉嚨打結,腦海一片空白。站在台上演講不易,一旦跨過心理關口,突破盲點,卻沒想到可以開拓你不同的人生路向。今次相約澳門演講專業協會成員,談談演講帶給他們有多不一樣的人生。

方錫源是澳門演講專業協會的會長,他指出,以往他很喜歡唱歌,踏上舞台唱歌表演完後,即使司儀問他問題,他都不善於回答。一個不喜歡說話的人,如何跟演講扯上關係?談及接觸演講的契機,他提起大約於2014年,他在工作上遇到瓶頸,又未到退休年齡,只能繼續工作,在進退失據間,心情感到困擾,「那時真的去看心理醫生。」他說。當時醫生建議他,去做一些感興趣的事、一些與利益無關的事,在朋友介紹下,接觸了演講這件事。

他開始參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比賽,不論是本地、全國性,以至全球性的賽事,奪過很多個第一名。由參賽者到演講培訓師,以至脫口秀主講者,他都一一擔任過。他談及,每個人學習演講都有不同的目的,有的是當售貨員,想增加自己的銷售能力;有的是文職人員,想提升自己彙報工作的技巧,不是每個人都想踏上舞台演講,可以提升表達技巧,對生活一定有幫助。

當奪得多個冠軍,心情反而有種心虛的感覺,可能怕被質疑有否說服力,然後又會不斷研究學習不同技巧。」方錫源謙虛說道。關於演講這件事,他認為是學無止境的,因為有熱誠,仍然會想繼續鑽研下去。

演講最重要的是……

他認為演講最重要的是輸出一些正能量的訊息,當有了口才技巧,就可以成為一個領袖。演講跟司儀、辯論不同,他們都不是主角,只是台上的配角,而作為一個演講者,主角只有自己,你要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說話有說服力,有攝人的氣場,即使有說話技巧,都不可以中傷人,要透過說話感染人,讓人產生共鳴,有所啟發。

方錫源指,說正能量說話,本身都要求自己是個正面積極的人,而演講亦令他帶來很多轉變,他形容演講簡直是「救回自己」。他憶起,有一天重遇那天叫他找興趣的心理醫生,他被稱讚已煥然一新。回顧參與演講至今,一路走來,方錫源的工作環境依舊,但心境卻變了,他透過演講為自己生活注滿了更多生命力。

有口吃毛病的180度轉變

戴建業是該會副會長,他形容自己是個「宅男IT人」,自少有口吃的毛病,平日沉默寡言,怕一開口會得罪人。他提及自己經常看《奇葩說》等內地說話達人秀,受節目潛濡默化,他亦在不知不覺間作出改變。於2018年,他偶然看到一個演講比賽的招募,他沒多想自己能否達到參賽水平,當下決定參加這個比賽。

「當時很勤力地寫講稿、背稿,又有很多導師幫忙,給予我很多意見,最後很幸運地奪得一個季軍獎項。」他指出,因為這個獎項,便想著自己可以繼續摸索一條截然不同的路,擴闊自己眼界。過去參與過不少比賽,也取了一些成績。最深刻是赴雲南參加比賽。

戴建業指出,在這次比賽中,那時已到最後八強環節,大會給予各參賽者三分鐘時間,然後說出一即興演講。他指出,由於在澳門有很多類似的培訓,經常有這些即興練習,抽到一條題目,不給予你時間去想,要立即演講。因為熟能生巧,去應對這次比賽,這三分鐘顯得綽綽有餘。結果他在這環節取得冠軍,成績令人鼓舞。

寫演講稿是一趟自我療癒的過程

他又指,參加演講比賽是一個文化交流的橋樑,是將澳門青年的聲音帶給各地,給予各地聽眾一些新鮮想法,在文化交流上起到一些作用。面對不同觀眾,他不會傾向於迎合,說出真實感受想法,有個人見解才是重點。

戴建業說:「我覺得如果我不是為了準備演講稿,有些記憶可能這一輩子便忘記了。」他提到寫演講稿過程,有時會想起很多過去經歷,如一些童年陰影,當要加入一些正面訊息的時候,會重新看待那段記憶,你可以藉此釋懷過往傷痛,彷彿是一趟自我療癒的過程。

「踏入演講界之後,令我覺得人生有了閃光點」,戴建業說。對站在人前表達自如,亦可以令工作有更多突破空間,如公司會找他做司儀,不再只是IT工作,這都是意料不到的事。

常放負對世界一點幫助都沒有

該會副會長方振輝,於2017年參加有關演講的活動。他稱,以前參加過一些司儀的比賽,沒有參加什麼特別的培訓,便取到一些成績,當時的他坦言奬項都能輕易取得,感到驕自滿。但自從他接觸了演講這件事,他發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他解釋稱,因為過往的高傲的性格,令自己不願意聆聽別人的說話。如在台下當聽眾時,要向演講者提出評論,他發現自己都沒說出什麼論點,人家侃侃而談,很容易道出不同的意見時,自己卻無言以對,那時才知道聆聽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會內高手雲集,有很多學習對象,很想擁有他們的特質,在台上如此淡定,他們會常說出鼓勵人心的說話。他說道,如果常常說一些負面的說話,經常「放負」,其實對世界一點幫助都沒有,倒不如用另一個方式去表達,多點鼓勵話語,對世界多一點善意。他認為學習演講的過程,是很鼓舞人心的,大家都會提出正面、有建設性意見,這樣會讓學習者一同進步,提升表達技巧。

以前像額頭寫上「請勿打擾」四個大字

該會理事黎千瑜,她以往是個頌缽及香薰治療師,一做便是十幾年光景。其工作模式是一間在工作房間內,由早到晚招待一個個進來只會睡覺的客人。在這樣工作環境下,可以一天都不多說兩句話,性格亦變得很安靜。她形容自己的安靜程度,如走入餐廳只會找角落位坐下,額頭也如寫上「請勿打擾」四個大字。

學習演講有兩個主因,她解釋道,記得有次有客人在做完治療後,情緒很不穩定,投訴了很久,對她造成很大的滋擾,令她不知所措。面對客人的投訴,明白道理在自己一方,卻礙於不善辭令,當時沒有好好回應對方,結果令情況變得更糟。所以認為說話都需要好好學習,是保護自己的方法。

黎千瑜續指,第二個原因是,她曾參加一次讀書會,那時被安排向其他成員分享閱書心得,她用了三十分鐘說出來,但氣氛頗為沉悶,好像令人睡著覺似的。她表示,她很喜歡書本的內容,但因為自己不懂說話,感覺些很好、很有益的內容,都無法表達出來。所以在2019年,她決定踏上學習演講之路。

改變自己 改變他人

她提及,經歷過培訓及參加比賽,現在雖然都有恐懼,但會學識如何去控制緊張,以及面對恐懼,鼓起勇氣,把一些有價值的訊息好好表達出來,傳遞給觀眾聽。

演講除了突破自己,最重要的是可以把有正面價值的訊息告訴別人,如果聽眾有共鳴,可以影響到其他人。黎千瑜認為,可能別人在遇到人生樽頸時,剛巧聽到自己的演講,然後領略到一些道理,當下便成了他的轉折點,他便可以作出改變,這是一個很好的互動交流,或許可以改變別人的生命。

提升表達七個技巧:

一、 增加詞彙量,日常看到特別金句、詞語都可以記下來,有助日後撰寫演講稿。

二、 減少贅字,說話有時會不自覺帶有很多無意義的句子,如一直說:「然後呢、然後呢」,重覆對白予人拖拖拉拉之感,說話不夠乾淨俐落。

三、 表達要有畫面感。如果說話沒讓人腦海中產生畫面,這便成了無意義的說話,對方也難以感受說話內容。

四、 設定目標,如讓自己說話一分鐘,讓聽眾專注聆聽、而沒有在看手機等。每次設定小目標,可提升自信及技巧。

五、 角色置換,在說話時可以逆思考,想像對方的反應,想像如何與聽眾互動。

六、 多閱讀新聞,了解敍事的邏輯。

七、 仿效一些成功人士作風,想像自己在說話時如偶像一樣,這樣有助提升臨場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