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個燦爛的笑容

2021-03-30

【特稿】不同年齡階層人士均有自身面對的壓力問題,近一年,本澳的青年輕生問題,高度引起了社會、教育部門及家長、學校及輔導團體的關注,政府亦曾表示,將會研究青年問題壓力及成因所在;在非高等教育委員會全體會議3月26日舉行的本年度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指出,針對青年情緒問題,本年1月,已經成立了由多個政府部門及輔導機構組成的“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透過社區輔導、教師培訓等,全方位築起保護網、希望對青少年及學生情緒作支援。過去在出現不同問題時,政府都會透過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試圖疏導社會問題,關鍵,是能否找出問題成因所在,對症下藥。

仍在學海的青年/學生所面對和承受的壓力來源,相對成人世界少,但是,近一年,青年/學生個案時有發生,敲響了社會對於青年/學生壓力來源的關注。近日,有社交平台流傳一張某校的電子通告,內容是就:「有學生在校內作出危險行為,經及時處理後學生情況安全,校內老師及輔導組成員已就事件進行跟進,為有關同學進行輔導。以及呼籲家長留意子女的情緒,聆聽子女的想法、讓子女說出感受、並給予適切的安慰及勸勉。如有需要,可向學校的輔導組尋求協助。」有網友留言,希望校方不要再迫學生,一週測驗5、6科。字裡行間,估計事因與學習壓力有關。

本澳學生的學習壓力問題,可以說普遍,測驗、考試是家常便飯; 只是各校之間的密度與強度之差,部份學校除校內教科書知識以外,還有無法估算的課外題部份,在測驗考試中佔不輕的的比例;站在學校角度,認為這是關聯、基礎知識,但學生在完成沉重的校內功課後,還要努力為相關部份花上大量時間。培養閱讀、自習之風是好事,若變成壓力,則是一份沉重無比、無法量化的任務。艱深的數學題目、學童無法理解、枯燥的生字、課文背誦,都令學生日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學習動力變學習壓力。

盡管合拼前的教青局近年致力消除初小留級率,希望校方透過多元評核,減低死記硬背為學生帶來的痛苦,生字、課文還是要背;不時有家長反映 ,有部份學校改勸退方式轉化留變問題,學生既被勸退離校,就不會在該校內存在留級問題,這方法,好比掩耳盜鈴!而且對於該名學生來說,可能不是一件好事,讓學生重捨學習的興趣、動力,站在教育角度,相信更為上策。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稱,“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由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社工局、衛生局、明愛生命熱線等政府部門及輔導機構組成,小組將透過加大力度提升親職教育功能;將生命教育的主題價值融入到學校規劃和課堂教學;完善課業和評核的指引;優化與相關部門、教育團體、民間組織及學校的合作機制;加強教師和學生輔導員陪同青少年成長的角色;透過衛生部門提供的“綠色通道”直接轉介作適時支援;加強宣傳“生命熱線”及青少年線上輔導服務;加強跨部門社區服務防護網等,做到聯防、聯控、聯動的協作機制,全社會共同做好“生命守門員”的角色,全方位築起保護網。對青少年問題,正如上文提到的網上流傳通告,家長、教育部門都應該聆聽其內心,了解青年何所思、何所愁;在校內、社區支援、輔導服務上,真正落實到位,可以享受陽光的週日,青年在假日可以有一個燦爛的笑容。

日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