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自由通關』『要有工開』首要建立免疫屏障

2021-04-10

【正視聽】對於推動澳門經濟復甦,各行各業有識之士無不建言獻策,特區政府也是籌謀各種活動,以宣傳“健康宜遊”吸引旅客來澳,顯而易見地可以看出,決定澳門生死存亡的經濟格局,以目前一元獨大的經濟格局來看,還是得由旅客的數量來決定澳門經濟的生死存亡。在4月8日以“文旅新動能 助力大灣區”為主題的中青旅聯盟第二十次全體成員代表大會上,來自本澳旅遊業的相關業界代表及從業者,從宏觀及地區發展的角度出發,為澳門下一步的旅業發展“把脈摸氣”,希望以旅遊新項目為先鋒以帶動澳門經濟復甦。

就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復活節小長假,五天假期訪澳旅客近10萬人次,而且旅客中有逾9成為內地旅客,日均訪澳旅客有近2萬人次,與春節7天黃金周之日均值比較增加5成3,酒店平均入住率亦有53.1%。可以看見,澳門的旅遊吸引力還是相當有潛力的,雖然沒能看見具體來自內地那個省份的旅客為主,但是從數據也是可以感受到那股動力,只要有相關的出境措施得到合理開放,想必恢復往日來澳旅遊的榮光也不是那麼困難。

正如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昨(9)日主持的經濟發展委員會全體大會中所說,目前總體社會經濟形勢基本保持穩定,本地經濟正逐步恢復,澳門作為開放的微型經濟體,容易受外圍經濟影響,復甦步伐難免要取決於疫情的變化,短期仍處於關鍵時期,目前推動經濟復甦是特區政府的重要任務,需要社會各界攜手努力,集思廣益。澳門作為一個微型經濟體,成也旅客敗也旅客,怎麼能讓旅客來澳,除了我們各行各業為豐富本地的旅遊項目加緊投資外,作為這次影響整個社會經濟停頓的罪魁禍首之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社會包括澳門在內的所有人需要攻克的難關。

因為疫情的變化而決定社會往來的開放程度,而要打破這一封關鎖經濟的萎靡態勢,自然是要建立起免疫屏障,這一點無論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都是拼全力以搶奪疫苗的方式來加速構建自己的免疫屏障,以此阻隔新冠病毒的蔓延試圖恢復往日的榮光,但很多地區和國家限於本身的國力和醫療技術的落後而陷入被動。但,可喜的是我們的國家夠強大,澳門的人民更是幸福,不單有強而有力的執政長官果斷出招保蓮花境地,更有中央大力支持輸送物質穩定社會經濟發展有序。

目前的防疫態勢已經沒有往日那麼緊張,市民都希望能破除通關措施恢復往日的社會自由往來,而作為治理國家的相關部門,也很想打破這一壁壘順應民聲恢復自由通關,但作為治理體系更需要的是數據的支持才能決策可執行的措施。中央在大力推動接種新冠疫苗的接種計劃,據目前的進展已經有逾億人完成接種,而本澳推出接種疫苗至今也有逾5萬多人次完成接種,雖說政府對這一速度在預料之中,但通過這一個多月的數據可以得出反映,也可以打消部分市民對於接種疫苗帶來的不可預期有一個實在的數據,並不像西方某些疫苗接種之後所產生的不可預期副作用,甚至在3月31日舉行的世衛組織免疫戰略諮詢專家組主席在記者會上指出,中國國藥集團和科興公司提交的兩款新冠疫苗的相關數據顯示,其保護效力符合世衛組織要求,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有望在4月底前獲得相關監管機構所認可並授予緊急使用授權。

基於社會的期望與市民的期盼,自由通關成為澳門經濟復甦的關鍵,而要達成中央倡導的建立免疫屏障的目標,筆者也是希望市民能自覺申請接種新冠疫苗,為建立澳門的免疫屏障奉獻一份力量,為復甦澳門經濟帶來正能量。當然,對於鼓勵市民“打針”這一意向也是雙向,譬如治理當局先發聲推出誘因鼓勵市民接種;而天天喊無工開承受生活壓力大的市民,不如行動起來申請“打一針”齊齊築免疫屏障,這一主動態勢更顯積極。但無論是哪一方,只要達到免疫屏障的接種數據,就會發生質的變化,屆時既可安境保民還可以扶正祛邪。正所謂藥到病除,針對目前通關不自由的原因,建立免疫屏障就自然水到渠成,澳門遇到的瓶頸問題也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