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727號
2021年04月13日
星期二
為何民生成議會禁忌
2021-04-13
【特稿】立法會4月8 日舉行的全體大會上,9份由議員提出的辯論動議全數不獲通過,除了當中4份關於第3輪抗疫援助的辯論動議,其餘的包括有民生事項的樓宇滲漏水、疫情下就業問題,公共工程質量等問題。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議題,都不能獲得議員足夠票數支持,通過辯論動議而邀請政府到立法會作解釋,難怪有直選議員慨嘆同僚,放棄監察的職責。
經財司於4月12日公佈了新一輪優化的電子消費優惠計劃,設啟動金及立減優惠金額,社會的支持度及認受性比該計劃優化前高,回想3月中公佈的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當時社會幾乎一面倒不支持政府的原方案,劣評如潮,亦有議員認為,這與第3輪抗疫措施,近乎沒有掛上關係,這背景下,有議員透過立法會提出辯論動議,希望政府代表能夠到立法會向會交待,會否推出第3輪經援措施。在辯論當日,投下反對票的議員,有直選、有間選、有官委議席,都認為行政長官不久後將到立法會回應議員提問,以及當時政府仍為電子消費優惠計劃進行優化研究,希望提出辯論動議的議員耐心等待多一會,若認為上述工作後仍未滿意,再方請政府代表到立法會,作進一步解釋及交代未為遲。
最終,4項有關第3輪經援措施的辯論動議,以數票的輕微之差,無法獲得足夠票數而獲通過,均被否決。但是,沒想到,緊接下來的5項民生議題辯論動議,都無法獲得足夠票數被通過,議題有公共工程質量、超時超支、樓宇滲漏水等民生和監督政府、公帑的議題,當9項辯論動議均告否決,有間選議員提出「1日9項辯論動議無1獲通過,這個歷史時刻要紀綠下來。」更慨嘆,議員不支持辯論動議的支持,就如同放棄行使議員職責。該議員一席話,讓筆者深思,是什麼令到多於半數的議員,固步自封,連民生議題都不敢觸碰,議員的職能和工作之一,不是監察政府、反映民生問題、政策漏洞、推動民生改善嗎?民生議題何以變成了忌諱!變成議題禁忌 !?
今屆立法會會期,尚餘約4個月,多個在各小組會的多項法案,各小組會的主席,均稱會全力做好法案的討論工作,趕及今個立法會期前提交大會討論。疫情的陰霾仍籠罩本澳經濟,民生、經濟問題預料仍會持續一段時間,餘下的任期內,期望議員積極發揮職能,不要讓越來越多的議題,變為議會禁忌,正如某位議員經常說「民生無小事、需要急市民所急。」需要貼近民意、民生。
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