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現兩例新冠變種病毒

香港專家認為防疫措施暫無需收緊

2021-04-20

【香港中通社4月19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明珠)香港新冠肺炎疫情起新波,社區內出現了兩宗變種病毒的消息。香港醫務委員會執照醫生協會副會長唐繼昇19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變種病毒有極高的感染風險,但目前難以判斷擴散程度,暫時無需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並相信新冠疫苗依舊有效,呼籲市民盡早接種。

首位在香港本地社區發現的變種病毒確診者為29歲在迪拜工作的男工程師,他於3月19日抵港,在酒店完成21天檢疫後,與朋友同住在九龍佐敦伯嘉士大廈。期間他遊走在社區多日,直至4月15日即原計劃返回迪拜前一日,在社區檢測中心進行檢測,結果呈陽性,翌日發現其攜帶N501Y變種病毒。其後再發現社區內有一名患者被他傳染。

在此之前,香港共錄得221宗帶N501Y變種病毒株個案,但患者都是在機場或指定檢疫地點發現,並未進入本地社區。

面對本次變種病毒滲透社區,香港特區政府採取多重應變措施。16日深夜突襲“封區”,將伯嘉士大廈列為受限區域,約80名區域內人士接受新冠病毒強制檢測,隨後還將大廈住戶送往檢疫中心,隔離檢疫21天。

香港特區政府還就印度、巴基斯坦及菲律賓實施地區性航班“熔斷機制”,由4月20日零時起禁止所有從該些地區來港的民航客機着陸香港,同時亦限制曾在該些地區逗留人士登機來港,熔斷為期14天。

特區政府專家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在電台節目中表示,政府將住戶送往檢疫中心做法較為穩妥,首宗本地社區發現的變種病毒確診患者目前僅傳染給一人,但變種病毒的傳播力較一般病毒高6至7成,仍需要等待14日,才能確定是否感染其他人士。

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形容,香港疫情正處於“內憂外患”的局面。首宗進入本地社區的變種病毒確診者病毒含量較高,且在社區內遊走7天,但目前所知的行動軌跡仍存在太多空白,具有相當高的傳播風險。

本月初,由於香港疫情平緩,特區政府放寬部分社交距離限制,包括重開公共泳池及泳灘,以及放寬部分場所入場人數上限等。此外,特區政府還準備以“疫苗氣泡”為基礎,調整社交距離措施,但目前面對較高的社區傳播風險,香港是否有必要更改抗疫路線,再次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唐繼昇告訴香港中通社記者,目前變種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風險正在增加中,但由於此前特區政府未將社交距離措施放得過於寬鬆,短時間內無需收緊,之後可按照疫情發展趨勢再作決定。而市民一定要嚴守社交距離措施,提高防疫意識,並盡快接種新冠疫苗,否則恢復正常生活的進度可能再次受阻。

唐繼昇認為,其他地區的報告顯示,新冠疫苗對防禦變種病毒有一定保護力,尤其對於高感染風險人士而言,接種疫苗是多一層的保護衣,相信任何疫情變差的情況都會促使更多市民接種疫苗。

早前特區政府放寬部分社交距離限制,不少渴望與外地恢復人流往來的香港市民彷彿見到曙光;但隨著變種病毒流入社區,恢復人流往來的計劃似乎將再起波折。唐繼昇認為,現時很難判斷變種病毒是否已經有擴散趨勢,但特區政府應在變種病毒徹底落地生根之前,加強個案追蹤工作。

由於恢復人流往來安排的工作需要耗時較久,唐繼昇認為,政府應繼續跟進相關安排,如果此次變種病毒事件僅是一個小波動,加之市民普遍接種疫苗,恢復人流往來計劃仍應繼續向前走;若變種病毒已經擴散,相關計劃可根據疫情發展作調整,但何時可以恢復人流往來就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