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茂口岸規劃完善有利青洲片區新生

2021-05-05

【特稿】青洲一帶在澳門本島偏於一隅,這裡曾經有過旖旎的自然風光,但隨著城市的發展不斷地在人口與城市規劃的失衡中,慢慢失去了當年的風景也失去了活力,猶如青洲的臭水塘一樣,沒有潮湧沒有活力變得死水一潭。就在昨日,建設辦發布消息稱,粵澳新通道之青茂口岸建設工程已經完工,現正進行工程最後的驗收,相信很快將投入使用。這一消息就如一顆石頭扔到青洲的水塘裡面,還是會漾起一圈圈漣漪,因為,這或許就是能把青洲帶上發展的一次機會,這顆石頭帶來的漣漪或許能為青洲的發展帶來活水,一股清泉。

對於青茂口岸即將投入使用,坊間不時提出眾多意見,特別是對於青洲區的城市、交通、商業配套規劃等,都看見不少的議員口誅筆伐。青洲除了青茂口岸,還有一個距離不遠的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小小一個青洲就有兩個口岸,按理說應該對這個片區的社會經濟帶來不可估量的發展,但是從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雖然政府之前有提出青洲片區的粗略規劃,但也是遲遲沒有上馬建設,直至如今也沒有相應的交通設施以及商圈佈置,不知道是政府方面後知後覺再作全面規劃,還是先天無感不想去接受這一份對青洲發展有特別重要的“愛“,只能翹首以待。

青洲是一個極具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以青洲山為核心所輻射的地方也不算很大,雖然說青洲山屬已評定的地點,不適宜搞城市建設,但可以在保護山體和自然植被及景觀上面改善原有的不足,建設一個適宜休閒的綠色公園,想必也能為區內的環境帶來更加舒適的觀感。青洲山能建設好,加上治理成綠水的筷子基北灣的臭水塘,那整個海旁就擁有”親水“的絕對優勢,如果在交通以及社區便利上配合一定範圍的商圈,那麼整個青洲區就擁有一個較為完整的“青山綠水”脈絡,打造成為澳門半島的“後花園”也不是不可能。

規劃好青茂口岸,打造一個以口岸為輻射的宜居宜商宜玩的片區,定能為青洲發展帶來新生。青茂口岸可以有效輻射台山、沙梨頭、筷子基一帶,再往下就是老牌旺地高士德。若能有效規劃這一片區的交通以及便利設施,再配合商圈將高士德一帶串聯,那麼澳門半島的西北門戶將得到極大改善。這不單體現在居住、營商方面,從城市的平衡發展來看,更能體現南北共進各有千秋的城市發展特色,特別是將部份特色商圈帶來青洲片區,更能平衡整個澳門本島的發展,南有博彩娛樂北有特色商圈,能均衡人流走向,也更能為澳門本島老區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