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745號
2021年05月05日
星期三
世衛大會連續五年拒邀台灣
蔡英文『防疫外交』註定徒勞
2021-05-05
【香港中通社5月4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2021年第74屆世界衛生大會即將於5月24日召開。隨著會期臨近,民進黨當局再度與外部勢力勾連炒作“台灣參與世衛大會”議題,重走一遍以疫謀“獨”的老路。
與去年一樣,今年相關勢力炒作世衛大會涉台議題時,依然拿新冠疫情做文章。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日前在推特發文,呼籲世衛大會邀請台灣與會,并宣稱台灣防治新冠肺炎的成果卓著。
同一天,“美國在台協會”也在臉書上轉發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挺台參與世衛大會的貼文。更早之前,美國“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發佈視頻,支持台灣參加世衛大會,宣稱是時候“Let Taiwan Help”。
然而,台灣中央社詢問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賈撒列維克,得到的答覆是今年世衛大會仍將拒絕台灣參與。發言人強調,台灣在世衛大會的觀察員問題是由世衛組織194個會員國考慮和決定的問題。世衛組織是一個政府之間的組織,由194個會員國制定政策。世衛秘書處則在會員國制定的規則和政策的框架內工作。
中央社由此批評世衛秘書長譚德塞上任後連年拒絕台灣,理由從無兩岸諒解、缺乏政治共識再到由會員國決定,“託辭多變,切割秘書長角色與責任”。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4日向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中國近幾年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同時,中國也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世衛組織作為聯合國專門機構,沒有大陸的同意與支持,台灣當局想通過以疫謀“獨”的方式擠進世衛大會,是嚴重誤判國際情勢、不顧國際政治現實的做法。
至此,台灣從2017年迄今將連續5年未能參與世衛大會。特別是從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民進黨當局大動作展開“防疫外交”,2021年仍被拒之門外,無疑是對其耗費巨大人力物力所經營的“防疫外交”模式的重大打擊。
去年歐美新冠疫情嚴重之際,在台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宣示下,台灣展開數波“口罩外交”行動,得到歐美多國感謝。一時之間台灣參與世衛大會似乎“成功在望”。但最終結果是,2020年5月、11月兩次世衛大會都沒有討論台灣入會問題,此前信誓旦旦支持台灣的歐美各國也沒有正式提案支持台灣加入。
在“兩岸諒解”已走不通的情況下,今年民進黨當局顯然想複製2020年模式,繼續發動歐美“友台”議員在社交媒體發文或致函世衛組織,籲請讓台灣與會,以及繼續在國際上使用“防疫外交”做宣傳。不過這兩個手段,前者議員挺台聲量已遜於2020年;而後者,觀察近日台灣援助印度的防疫物資包裝,熟悉的“Taiwan Can Help”已被棄用,取而代之的是“Love From Taiwan”。然而印度政府對於台灣援助的物資並未出面回應,僅有印度駐台代表表示感謝。
張文生指出,雖然西方國家口頭表示支持台灣,在國會也出台了所謂決議案表達支持,但這些國家大部分都是現實主義,他們不可能為了無法達成的事情出力,更不可能為了台灣而違背國際社會公認的一個中國原則。民進黨當局以為在國際上略施小恩小惠,就能憑一己之力撬動國際政治的現實,無疑是夜郎自大的想法。這也反映一個中國原則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基本準則之一,不可撼動。
他強調,台灣如果想要參與世衛大會,唯一的出路是承認“九二共識”,通過兩岸協商達成諒解後,再由世衛大會發出邀請。以為繞過大陸,給予歐美協助,台灣就能實現“國際突破”,這種“捨棄兩岸、求援歐美”的方式,只會永遠不得其門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