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754號
2021年05月15日
星期六
結業不退回預繳費用瑜伽中心
為消委會加盟商號
惟未承諾接受仲裁
2021-05-15
【本報訊】一間即將結業且被指不向會員退回預繳費用的瑜伽中心,原來獲得批核為「加盟商號」多年,至今仍未「升級」為「誠信店」。而且,根據引述,瑜伽中心仍未向消委會確認將會履行「加盟商號」的承諾 ── 接受以仲裁方式解決今次消費爭議;如此表現有否後果,消委會仍需聽取法律意見。
本澳一間預收會員會費的瑜伽中心,早前突然宣佈即將結業,其會員報稱不獲退回已預繳的費用。昨午,新澳門學社陪同十一名瑜伽中心會員代表與消費者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黃翰寧會面約一小時。會面結束後,學社副理事長陳樂琪表示,瑜伽中心有二百多名會員,與學社接觸的會員群組有一百三十八人;每名會員涉及的金額為三千多至二萬五千多元不等。
原來,那間瑜伽中心獲批核為「加盟商號」已有多年。根據消費者委員會介紹,若「加盟商號」在過去一年誠信、守法經營,經評核後可獲發「誠信店」資格。為何瑜伽中心至今仍未「升級」為「誠信店」?學社副理事長 (直選議員) 蘇嘉豪表示,消委會對於這個問題沒有解釋太多。
還有,成為「加盟商號」前,必須承諾一旦出現消費爭議,將接受以仲裁方式解決。陳樂琪引述,消費者委員會多次透過電話、公函聯絡那間瑜伽中心,對方未有明確回應是否接受以仲裁方式解決消費爭議。不接受仲裁而違反承諾要否負上責任?消委會的回應是需要聽取法律意見。關於結業後能否透過仲裁解決消費爭議的問題,消委會的回應也是需要聽取法律意見。
其中一位受影響的會員黃女士向傳媒指出,之前有會員報警;由於瑜伽中心仍未結業,警方宣稱未有條件介入,並建議向消費者委員會求助。黃女士也表示,很多會員希望瑜伽中心的股董放下分歧,繼續經營;若是如此,會員無意追回費用。否則,惟有透過法律程序去跟進。
新澳門學社受訪後,澳門電台報道,涉事的瑜伽中心其中一名股東施先生表示,目前難以估算已收取的會費總額,結業事件涉及股東內部糾紛,日前已與消委會會面並承諾盡快解決事件。至於瑜伽中心結業還是繼續經營將待共識,並會向消費者交代。
昨日傍晚,消費者委員會就事件第三度發出新聞稿表示,截至昨日下午一時,接獲一百二十四名消費者的投訴個案。消委會宣稱,將盡快啟動仲裁機制,協助消費者追討;亦會繼續協助消費者研究循各種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消委會也指出,曾聯繫那間瑜伽中心負責人,轉達消費者的訴求,並要求該中心盡快提供妥善處理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