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767號
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團體促持續加強管控 合力建設無煙好家園
2021-05-31
【特訊】今日是世界無煙日,世界衛生組織結合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強調吸煙會增加染疫後出現重症及死亡的機率,以“承諾戒煙”作為今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長黃潔貞及副理事長馬耀鋒指出近年本澳整體吸煙人口有下降幅度明顯,建議政府在這個良好態勢下,推動更多煙民加入戒煙行列,並儘快禁止電子煙入境,提升對煙草的管制。
黃潔貞引述2018-2020年《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跟進及評估報告(下稱《報告》),本澳15歲及以上的吸煙人口由16.9%(2011年)下降至11.2%(2019年);而對比上一期《報告》,過去三年本澳整體吸煙人口更減少了四千人。說明《新控煙法》生效後,政府提高煙草稅、收緊自攜入境香煙數量、擴大禁止吸煙範圍等措施的成效理想,她肯定政府作出的努力。但有部分年齡組別的吸煙人口有所增加,當中15-24歲及35-44的男性煙民分別上升了九百及二千四百人,而六十五歲或以上的整體煙民亦上升了一千六百人。
黃潔貞認為在本澳整體吸煙人口下降的良好態勢下,建議政府繼續加油宣傳教育、檢控處罰及經濟手段管制。針對不降反升組別,研究相應的戒煙宣傳計劃;她建議加強入校對青少年作煙害宣傳;透過成人保健轉介至戒煙門診或提供相關的檢查,助長者戒煙。同時,本澳自2015年調升煙草稅後,至今六年間未有再作調整,據《報告》顯示煙草稅佔本澳最暢銷品牌香煙零售價的60%,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75%,仍有較大差距,故建議儘快研究調升煙草稅至世衛建議水平,以經濟誘因提升吸煙人士戒煙意願。
本職為教師的馬耀鋒表示關注電子煙在本澳的流行情況,他指出電子煙生產商以有助戒煙及無害等作賣點,吸引青年人及吸食捲煙的人士吸食電子煙,但實際上電子煙的成分對健康構成風險。據《澳門青少年煙草使用調查2015》指13至15歲青少年的捲煙使用率為2.7%,電子煙使用率為2.6%,反映電子煙有流行趨勢。即使政府在2018年立法禁止售賣電子煙,但2015-2017年《報告》顯示使用電子煙人數為1100人,佔整體煙民的1.6%,至新一期《報告》顯示使用電子煙人數為1900人,佔整體煙民的3%。而且,去年(2020年)涉及網上銷售電子煙的個案,較2018年及2019年均有所上升。他認為政府有需要從保護青年學生的角度出發,進一步加強規管電子煙。建議立法禁止電子煙入境本澳,持續推動電子煙危害的入校教育及社區宣傳,並盡快開展受疫情影響而順延的《澳門青少年煙草使用調查》,以準確掌握電子煙在青少年群體的最新趨勢,更好制定專門的預防措施。
婦聯冀做好青少年控煙
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便利程度的提升,青少年更容易接觸煙草產品,身兼禁毒委員會委員、婦聯樂融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鄭德雄呼籲,政社民三方面共同合作,重視灌輸正確資訊和價值觀,共建健康澳門美好家園。
鄭德雄指現時澳門青年接觸煙草相當容易。他引述「澳門青少年煙草使用調查 2015」結果,顯示13 至 15 歲青少年的煙草使用率為 6.1%,當中有2.6%使用電子煙,而在曾吸食捲煙的學生中,41.1%的學生10歲之前已嘗試吸第一口煙,年青化問題需要社會更多重視。特區政府於2018年起實施《新控煙法》後,一直按「健康促進、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分階段落實和推行控煙工作,包括逐步禁止電子煙廣告、公開展示及銷售,日前更表示將禁止電子煙入口和持續加強宣傳教育,強化青少年拒煙信念,工作值得肯定。但青少年吸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心理、家庭及社會風氣影響等。他認為相較於煙草,社會普遍特別重視毒品禍害的宣教工作,因此「毒品有害」的理念在青少年心中建立得較全面。另外,現今世代網絡資訊相當發達,自主性和隱敝性相當高,青年接觸相關資訊容易,疫情關係青年使用網絡程度更有增無減,若沒有適當引導,吸煙年青化問題將難以改善,因此如何以適合現今社會的發展方式向青年灌輸「煙草無益」的觀念,至關重要。
對此,鄭德雄提出以下三點建議:一、加強家庭教育,家長以身作則。家庭是每個人的第一所學校,首先加強父母自身意識,進而多主動與子女交流相關資訊和了解他們的用錢習慣。另外呼籲有吸煙習慣的家長以身作則,避免吸煙;二、多元方式家校合作讓青年遠離煙草。建議政府可加強由社團和學校合作,開展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活動,如設立校園禁煙大使、宣誓簽名活動等,推廣健康觀念,提高青少年遠離煙草的意識;三、做好MPOWER(即《世衛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戰略在澳門實施水準。加強MPOWER六項措施在澳門落實的工作,預防勝於治療,讓更多居民主動遠離煙草,以及避免因煙草帶來對身體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