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768號
2021年06月01日
星期二
市署轄下設施每月滅蚊兩次
2021-06-01
【本報訊】多名市政諮詢委員關注蚊蠓肆虐。市政署表示,現時已針對性地每月會兩次對轄下管理設施滅蚊,有需要會再加強黑點的,但對山徑等自然生態環境地方則希望少做一些,以保持生態平衡。
市諮會昨舉行平常大會,委員梁鴻細、馬志興、趙蘭瑛和辜文達均在議程外發言提及有關問題,指三月誘蟲產卵指數較過去五年同期高,蚊患和蠓患較以往嚴重,希望市政署加強、加密在公園、山邊及各黑點噴藥工作。林宇滔等在會上再跟進相關問題。
市政署管委會主席戴祖義和副主席柯嵐回應說,署方已按照以往經驗,在指數高時加密用藥週期,針對蚊是約兩週排卵一次,在今年三月至十一月期間會每月兩次對轄下約一百七十個設施去滅蚊,也對一些重點地方去加強。
柯嵐表示,市政署留到大眾對蚊患問題的關注提升,也是側面反映蚊患可能變嚴重,而她們在近期已與衛生局就蚊患問題舉行過一次會議,就各自負責的範圍加強滅蚊。
柯嵐稱,經相關會議後,她們除現有措施外加強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清理渠口垃圾和放置蚊沙,二是加緊清除綠化帶的垃圾,尤會產生積水的空置容器。
戴祖義強調,署方樂意對一些黑點去加強滅蚊,但也要顧及生態平衡。因若他們下藥太密、太重,也會令周邊其他有益昆蟲遭殃,如蝴蝶、蜜蜂都會被波及。故在市民多接觸的一些公園和休憩區他們可做多一些,但在山徑、山邊等自然生態環境則希望做少一些,希望可有所平衡。
對於鼠患問題,柯嵐謂,市署把全澳分廿五區,每區每年會做兩次密集式滅鼠,且現時全澳一千三百多條街道幾乎都有鼠餌盒,會透過長期監測相關盒以了解該區鼠患情況,希望可更針對和更科學地去做滅鼠工作。她們也組織物管公司參與培訓,以配合做好滅鼠工作。
此外,該會後還舉行一場閉門的特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