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新增10例本土確診病例

2021-06-03

【香港中通社6月2日電】6月1日0—24時,中國內地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4例,包括上海6例,福建、廣東各3例,四川、雲南各1例;本土病例10例均在廣東省,廣州荔灣區兩地調整為高風險地區。

廣東省衛健委通報,6月1日0-24時,廣東省新增10例本土確診病例,其中廣州報告7例;佛山報告3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新增7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廣州報告5例,深圳報告2例。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報告,自6月2日起,荔灣區白鶴洞街、中南街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高風險地區。

據國家衛健委報告,截至6月1日24時,中國內地現有確診病例34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1146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86164例、死亡病例4636例,現有疑似病例2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026143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8183人。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20741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1848例,澳門特別行政區51例,台灣地區8842例。

鍾南山:加大核酸篩查切斷傳染鏈

【中新社廣州6月2日電】(記者 蔡敏婕)『加大核酸檢測篩查的力度,盡快切斷傳染鏈條,這是當前廣州抗疫的首要任務。』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2日通過視頻表示,將整合各方面力量,打贏廣東這場疫情防控硬仗。

根據廣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醫療防治組淩晨通報,根據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關於印發廣東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分區分級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經廣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同意,自2021年6月2日起,該市荔灣區白鶴洞街、中南街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高風險地區。

廣州市番禺區洛浦街錦綉半島社區錦綉東區(16棟、17棟、18棟),海珠區瑞寶街南洲名苑棠閣(A棟、B棟、C棟)由低風險地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此前,廣州已對上述部分區域進行疫情分級分類防控工作,其中,荔灣區中南街全域(7平方公里0.83萬人)、全市所有感染者居住和工作的37個疫點及周邊區域實行嚴格居家,足不出戶,執行封閉管理。

5月26日起,廣州多所高校加強校園疫情防控,提出加強重點人群排查,加強校園管理,並對聚集性活動提出具體要求。6月2日,部分高校提高疫情防控級別,其中,暨南大學要求滯留校外的師生員工申請返校時和所有預約進校人員,需提供3天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方可入校。

針對荔灣區防控區域,廣州和佛山的交通運輸部門2日調整涉及防控區域的83條公交線路,增加4條線路暫停運營,並取消39條公共汽車線路行經中南街道、白鶴洞街道這些被昇級為高風險的區域。目前,防控區域內共有22條公交條線路實施了暫停運營,39條公交線路取消停靠中南街道、白鶴洞街道區域站點,防控區域內的其他公交站點繼續實施乘客『祗下不上』措施。

當前,廣東散發的本土新冠疫情,呈現傳播鏈延長,變異株傳播力強等特點。為了盡快掌握病毒傳播軌跡,切斷感染鏈條,廣州投入氣膜方艙實驗室提高核酸檢測能力。

上述氣膜方艙實驗室分為4組,每組實驗室分為試劑準備區、樣品處理區,內部配有從自動開蓋加樣機、全自動核酸提取等檢測設備,其日檢測產能可超12萬管。結合目前的集裝箱移動實驗室和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等,日產能將達26萬管。

為嚴防疫情通過水路傳播和擴散,廣東各港口設置衛生站,並配備固定的監督員和衛生員,登船開展引航作業、辦理貨運手續、參與裝卸貨等需與國際船舶、船員近距離接觸的人群要專人專崗,在港口實行先消殺後作業,冀快速切斷疫情傳染路徑。

新冠病毒疫苗大規模接種,是構築人群免疫屏障、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手段。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2日通報,截至6月1日24時,廣東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5888.13萬劑次,累計接種4584.01萬人,18歲至59歲目標人群接種覆蓋率達到55.21%,全人群疫苗接種覆蓋率達到36.38%。

目前廣州、深圳、佛山、東莞18歲至59歲目標人群接種覆蓋率均超過70%,珠海市已於4月20日率先成為全國首個目標人群覆蓋率超過80%的地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