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777號

2021年06月11日

星期五

藝文在路環

——專訪「零距離合作社」

2021-06-11

戴碧筠

Tissue

展場內展出多種在海邊撿到的垃圾

「魚頭」其實是膠樽的一部分

海洋垃圾經徹底消毒清潔後,能用來製成多種偶物

會址二樓可用作進行一人一故事劇場

倩綺

阿些

零距離合作社成員(左起)倩綺、戴碧筠、Tissue、阿些

問這天, 路環客商街「零距離合作社」的會址正在進行海洋垃圾的展覽。一道像真度甚高的鱈魚菜式模型其實是由在海灘檢到的發泡膠製作而成,一個個偶物的組件也是來自淨灘時撿到的垃圾。2G電話、火機、機票登機證、「澳門通」增值的收據、電池、拖鞋……各種在海邊找到的物件整齊排列展示。這是藝團於2021年藝穗節的作品《「我們與海的距離」海廢偶X一人一故事劇場》同時進行的展覽,藝穗節完結後繼續展出。時值假日,有家長帶着小朋友路過,進來參觀。

「我們幾次搬遷都不是很熱門的藝文社區,而是一些日常空間,就在街舖,想令那件事變得很平凡。那種平凡可以給很多人信心,覺得藝術門檻不高。」零距離合作社成員戴碧筠分享,藝團希望可以融入社區,而非要將其文化「空降」進來。對於有指他們和一些藝團都先後進駐路環,可以營造藝文氛圍,戴碧筠認為,社區的模樣需要整個區的人去一起營造,又擔心政府一但表示要把路環變成藝術村,租金將會暴升,藝團可能被迫遷出。「所以讓那件事自然慢慢地生根,可能比急着去推動它好——對我來說是這樣。有空間你別去碰它,就最好。」

紮根路環 連結社區

零距離合作社(下稱「零距離」)是本地非牟利藝術團體,亦是澳門目前唯一長期研究及推廣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的戲劇團體。據藝團介紹,「一人一故事劇場」是一種表演者和觀眾合作共同創建的即興互動劇場形式。演出沒有固定劇本,反而像一班人聚在一起聊天。觀眾在分享自己的故事或想法後,演員會透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和音樂師一起創造情景氣氛,以忠於分享者想法的方式演繹,是同時兼具藝術性與社會性的創作形式,看重聆聽,能夠建立並且強化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彰顯每個人的獨特存在及應該受到尊重。

「一人一故事劇場」的題材不限,例如零距離過去就曾以自然環境作主題,進行了「植言物語」計劃。藝團過去也曾探討城市空間與居住的種種;也有專為石排灣社區而設的一人一故事劇場活動;或單純以數字「29」為題,任由參加者發揮;今年4月,藝團也有進行關注單親家長的線上「一人一故事」。

說起進駐路環的緣起,零距離成員戴碧筠分享,藝團原在澳門半島一地舖經營,「天鴿」之後因為地舖的種種問題,加上因緣際會,於是搬到路環客商街。藝團服務石排灣社區多年,並關注自然環境,路環客商街的位置也方便藝團。「我們想跟社區接近,有街坊落腳。之前有想過石排灣(公屋)的舖,但那些舖是房屋局在管理,也有很多限制,例如用途限制,例如需要是食肆,但沒有一個類型叫文化藝術,社團也不是隨隨便便可以進駐。一直沒等到石排灣再招租——它再招已是超級市場,超市範疇一個月幾十萬租,我們付不起,太貴了。」

戴碧筠表示,遷到路環後,藝團也更多地關注這裡的天地。2021年藝穗節作品「我們與海的距離」正是藝團來到路環後,更常去參加淨灘,因而受到啟發創作。她笑言,剛來時街坊對他們並不熟識,會「八卦」打聽,靜靜觀察他們。「有時他們見我們撿了這麼多東西(海洋垃圾)回來,會問『是不是很值錢的?』。『你哋做咩㗎?做咩成日搬嘢嘅?』、『你哋唔租嗱?啲櫈唔要嗱,畀我啦!』我們也很平常心地告訴他們我們是一個藝團,搬物資出去做活動,之後回來。『哦!你哋貨倉嚟嘅。』『都算係啦……』我們沒有以一個很藝術家的姿態地存在,反而我們覺得這事很生活,就像他們會上班,我們也會上班,比較像這方式去相處。所以他們很快地漸漸覺得我們這班人是在這裡的。」

她表示,「零距離」的空間打開門,街坊可以隨時進來,也對他們漸漸多了認識。附近住了一班移工,有的來自內地,有的來自南亞、南非,大家都守望相助。有時藝團籌備活動期間佔了些地方,一些街坊也會說兩句,「街坊就是這樣。」「他們有撩我們(聊天),我們又沒有很主動、很大量訊息給他們。大家是在慢慢相處中建立一種關係。」「我不是很刻意、主動地和街坊熟絡的人,我是隨心隨緣的,誰走過來都可以打招呼,但我不會很主動問他們故事,反而是作為一個普通居民的生活方式。」

藝文在路環 望成為生活日常

對於路環的環境,零距離的成員Tissue認為,路環是可以靜下來思考的地方,而且街坊都很親切。「街坊常會問你在做甚麼,叫你『阿靚』,像街市熟食中心的阿姨不知道你叫甚麼名字,就叫你『阿妹』。」成員倩綺也指,常來路環之後,和這社區多了互動,也對這裡越發有歸屬感。「前面那些食店都已經知道我要買甚麼,『攞你個袋嚟啦!』」

漫步路環,不難發現近年這裡的藝文氣息漸漸萌芽。藝穗節、藝術節、文化深度遊等等先後在路環發生。荔枝碗的造船業展示館、路環市區客商街的澳門戲偶館、零距離合作社,幾個藝術與文化團體也因着自己的原因先後紥根路環。因為疫情,近月每到週末路環便人頭湧湧,當中有本地居民,也有來自內地的遊客。會否擔心路環變得商業化?藝文變得觀光化?成員阿些就提到,曾有一對男女走進零距離,自己正準備介紹展覽有定時錄像放映快要開始,他們即離開了。「像覺得不適合他們,不新鮮不刺激不好玩,立刻就走。我那刻也在想,其實你來得路環,會覺得有甚麼可以給你看?這裡會有甚麼新鮮刺激的?還是有名牌?我有時不太理解。我看着他們直去(對面)戲偶館,望了望,不夠5秒便出來了。」

「(有些遊客)他們打了卡,像代表他們來過了這地方,就認識了這地方。」戴碧筠說,曾有網紅在附近直播,自己向他推薦了一杯飲品,對方一直直播,並問「這(飲品)是否很地道的?」自己才開始介紹,對方即說「得得得」,然後繼續直播,說飲品很地道,之後把飲品倒進肚後就離開了。「人人自媒體這回事,其實和這裡的生活節奏很不同。」

「(一些)遊客會入侵我們的社區,不是很簡單來看你的民風民情。他們很快、很衝、很想攞最多很精華的東西,然後顯示他好像對這地方有所熟識,好像比人叻一籌,因為他踏過別人的天台、屋頂之類,打了個卡然後就離開。但我們不想像這樣,我們希望也成為街坊。」

阿些指,過去路環市區也曾出現一些畫廊、售賣陶瓷或紀念品之類的店舖,後來變成了現在的咖啡店、餐廳等,認為大家都嘗試在這裡尋找適合的商機。而戴碧筠有感,尋找商機很自然,而一個街區的生命力有時視乎有甚麼商戶進駐。「說起文創區,就會想起關前街——關前街全變了。以前都是老店、很生活的社區,有些老店一直都沒關,地產一進駐就玩完了。」

「我也會想像在城規中,我們這地方被劃成甚麼?很怕政府一帶了風氣說這裡要變成一個藝術村,咁可能會好大鑊。租金可能會暴升,我們可能都要遷出。所以讓那件事自然慢慢地生根,可能比急着去推動它好——對我來說是這樣。有空間你別去碰它,就最好。」

倩綺則提到,刻意塑造不代表別人一定接受。「大家覺得這是這裡的一個地標,或者一種配合到的特性而選擇入來,我覺得反而更重要。」Tissue 也表示,商家以甚麼心態進駐路環很重要,又認為政府不宜干預太多,但一些生活配套,例如交通等,可以改善。受疫情影響,居民要外遊不易,於是開始探索澳門,部分甚至是第一次來到路環。「我們有沒有甚麼可以令人留下來的時間較長?喜歡這裡,並再回來?」

藝團表示,未來會繼續在路環關注自然環境,也希望能讓藝術變成在日常生活中轉角就有、常會經過碰到的事。「我自己較偏向藝術是很生活的事。」戴碧筠說,「不是很想這裡變成一個很商業的地方,也不是刻意想把這裡打造成一個藝術村的概念。我們最初入來時,也有朋友說我們(幾個藝團)可以一起搞一些氛圍。這當然好,可以推動文化藝術,但我自己的心是較偏向藝術是很生活的事。藝術家不是很高高在上的方式,我們應是用一種很細水長流的相處,互相了解,互相認識。」

「我們這區變成一個怎樣的模樣,其實要靠整條街的人,或者整個區的人去一起打造。我們這地方是民居,所以為我來說就是一個普通街區,但我們會有一些力量在這裡,會對這裡有些潛移默化的改變。如果多一個賣鹹魚的,就會多一個鹹魚的氣味;多一個做文化藝術的,就會多一個這樣的視角。咖啡廳會帶來更多人流,那些人流是否真的在文化藝術有興趣,不得而知,但望一眼可能也會在心中留下一顆種子,可能會慢慢地改變——我們整體的社會發展需要很長時間。」

11

文: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