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會關注外來物種入侵澳門

2021-06-22

青洲坊會促關注棄養

兩隻被街坊發現的巴西龜

【本報訊】青洲坊會昨日反映,近日有街坊於青洲山上發現有人開挖水池飼養巴西龜,數目之多連飼主都無法掌握。坊會促請,市政署、文化局等加強巡查以及協助解決事件,並加強《動物保護法》的宣傳教育。

青洲山有人挖池飼養巴西龜

青洲坊會昨反映,近日有街坊於青洲山上發現有人開挖水池飼養巴西龜,以及將其中兩隻在青洲山上拾到的巴西龜送交到坊會,坊會聯同文化局及市政署人員於本月17日,到青洲山懷疑飼養巴西龜的地方進行了解,接觸到飼主,該名飼主並非土地業權人,且圍起圍欄非法佔用他人土地。飼主稱,原意是飼養兩隻小巴西龜到山上、幫助其所佔據的山體「食蚊」,他至今已有一年多沒有到上址,龜隻數目連他都無法掌握。他又稱,知悉不可以非法放生龜隻,目前未有處理方案。而青洲坊會表示,未來數日將會再到上址,跟進龜隻的處理方法。

巴西龜原生於北美洲,是耐饑餓的雜食性龜類,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會與本地原生物種爭奪食物及棲息地,更可能把疾病及寄生蟲傳播給本地野生動物,以致當地原生物種死亡。青洲坊會認為,今年本澳分別捕獲兇猛物種擬鱷龜及美洲鬣蜥等,以及在多個濕地及山澗發現美洲牛蛙,對本澳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威脅。事實上,現時不論放生或是棄養的物種,大多不是本地的原生物種,一旦其在野外生長繁衍,將會與原生物種競爭棲息地、食物等資源,對本地生態造成威脅。

另一方面,在放生過程中處理方法未必符合衛生條件,容易傳播細菌病毒等,引發公共衛生危機。不當放生及棄養不僅涉及動物權益,更會嚴重威脅本地生態環境和帶來公共衛生隱患。為此,建議政府加大出入境檢查和執法力度,堵截私自偷運未經檢疫許可的動物運入本澳,限制外來物種的進入。 以及按《動物保護法》的規定訂定詳細的許可及禁入清單,並因應環境的變化適時更新;加強《動物保護法》的宣傳教育,提醒公眾切勿未經申請隨意放生,推廣正確飼養動物知識和做一個負責的飼主,和鼓勵市民發現外來入侵物種,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青洲山已被訂定為《全澳第二批不動產評定》中具保護價值的「場所」,除了歷史文化價值外,新物種澳門細蟻亦在青洲山中被發現,可見青洲山同時具有生態保育價值,青洲坊會長期反映,山上充滿垃圾、廢車場和被開墾的痕跡,甚至成為放生的場所,對青洲山的自然環境造成難以預計的影響,促請當局加快青洲山的保育工作,以免山上珍貴物種及原始生態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