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794號
2021年07月01日
星期四
施家倫關注環保規劃和源頭減廢問題
2021-07-01
【特訊】為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內地早於去年提出,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並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對此,立法議員施家倫認為本澳不能獨善其身,要將國家綠色發展理念、現代治理理念帶進澳門,推動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治理體系,提升城市治理水準,助力澳門多元產業發展。
施家倫表示,要做好環保工作,需要多個方面齊頭並進。根據環保局公佈的《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0》顯示,本澳政府將會加大環保項目的投入和力度,並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就源頭減廢、節能減碳等領域引進創新環保科技、創設多元化平台和合作模式,以提升企業及機構的環境管理水平。而施政報告顯示有關當局會在今年內完成《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21-2025)》編製工作,施家倫建議新一輪5年環境規劃與國家碳中和願景相對接,制定本澳碳中和方案,同時,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重大機遇,引進創新環保科技、創設多元化平台和合作模式,進一步提升企業和機構的環境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施家倫認為引導和鼓勵本澳廣大居民和業界更積極地投入減廢回收、保護自然、節約資源等環保行為亦十分重要。他表示,鄰近多個地區均推出針對性的管理及協調措施,譬如,香港政府提出“綠色能源目標”,並規定在2024至2025年間將政府建築物和基建設施的能源表現提升6%;新加坡、 內地城市通過將綠色理念融入居住環境,建設“綠色大廈”,進一步為市民提供舒適宜人的居住環境等。他建議當局參考鄰近地區做法,推出針對性措施,將環保政策落到實處,共建綠色節能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