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798號
2021年07月06日
星期二
坊會:與時俱進檢討樓宇維修基金運作
2021-07-06
【特訊】板營坊會理事長劉國燊表示,樓宇維修基金自2007年設立,已經過十四年的實踐,認為基金運作具檢討和改進空間,包括適當增加樓宇維修項目和提高資助金額,如考慮資助樓宇結構、外牆或窗戶的維修或安全性檢測項目,保障樓宇尤其高齡樓宇的安全,使基金發揮更大的作用。
劉國燊表示,2007年政府設立樓宇維修基金,旨在為業主在樓宇維修、管理和拆卸僭建物等方面提供資助,以改善居住環境和保障樓宇安全。據統計資料,自2007年4月17日至2021年6月4日,基金共批核4759個個案,涉及約4.7億澳門元,當中的“低層樓宇共同設維修資助"的批核個案及金額所佔比例最大。
他進一步指出,樓宇維修基金已經過十四年的實踐,認為基金的運作具檢討和改進空間。比如,樓宇維修資助計劃方面,批給的資助金額為最高可達工程總額的三成或每個獨立單平均不超過5千澳門元,但由於現時的人工及材料成本相較過去已大幅上升,因而此一資助金額缺乏一定的誘因,具調升的空間,這樣可鼓勵更多大廈業主申請維修。
此外,近年樓宇外牆石屎剝落和“飛窗"事件頻發,已對社區安全構成一定威脅,但樓宇維修基金目前不涉及這些項目的維修和安全檢測。因此,他冀檢討樓宇維修基金運作成效,結合實際情況,一方面適當提高樓宇維修、管理和拆卸僭建物等方面的資助金額;另一方面增加樓宇維修資助項目,如考慮資助樓宇結構、外牆或窗戶的維修和安全檢測項目,使基金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建設安全社區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