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798號
2021年07月06日
星期二
中國審查多家『出海』企業保私隱護國安
2021-07-06
【香港中通社7月5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葉永成)7月5日,中國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對“運滿滿”、“貨車幫”、“BOSS直聘”啟動網絡安全審查。此前一天,“滴滴出行”亦被要求整改並將App下架。有學者分析,未來中國對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企業,審查會趨嚴,以保障國家信息數據安全。
近日接連傳出中國對互聯網巨頭進行網絡安全審查的消息。無獨有偶,“BOSS直聘”、 滿幫集團(“運滿滿”與“貨車幫”組成)、“滴滴出行”這幾個互聯網平台,先後於今年6月11日、22日、30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上市。
《環球時報》發表題為《國家要求滴滴出行下架整改為何深得人心》的文章指出,滴滴出行屬於網絡高科技公司,它對在中國普及網絡叫車服務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但它無疑也是大型互聯網公司中掌握個人出行信息最詳細的”。
文章表示,滴滴出行似乎已經有能力對一個人的行為習慣進行“大數據分析”,這對個人來說當然構成了潛在信息風險。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余凌曲5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信息數據管理法律尚不健全,互聯網巨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搜集了大量居民的信息,并利用數據資源優勢在各領域形成壟斷經營地位。加之很多互聯網巨頭在美國上市,按照美國監管法律需要公開相關信息數據,更是為中國信息數據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過去兩年,中國政府部門對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的監管持續加碼。 2019年1月,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起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之後已進行數十次調查,對於違規App要求整改,拒不整改的App則要求應用商店做出下架處理。除了個人信息保護,對重要數據的跨境和本地化存儲等要求,也出現在《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多部法律草案當中。
中國的互聯網公司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在業內早就司空見慣,但上升到國家安全的層面,仍然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余凌曲說,基於信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互聯網巨頭進行網絡安全審查對於維護國家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他認為,未來中國一方面會推動信息數據搜集和利用法治化,防止網絡巨頭過度搜集居民數據,另一方面會針對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數據及相關企業“出海”活動進行國家安全審查,保障國家信息數據安全。
目前,中國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約200家。2021年上半年,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數量創下新高,共有35家,募集金額較2020年同期大增。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唐涯撰文指出,從2020年開始,美國監管層對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在“披露”上有了更高要求,而滴滴遭遇網絡安全審查也反映了中國的數字平台監管趨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