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798號
2021年07月06日
星期二
衛生局未收『強迫』投訴
接種疫苗應自願
2021-07-06
【本報訊】有博企被指強迫員工接種疫苗,當中更涉及懷孕婦女和餵哺母乳的媽媽。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回應傳媒追問時表示,倘有企業違背自願原則,強迫員工接種疫苗,衛生當局會跟進及轉介;至今,衛生當局未收到有關投訴。
上星期,「Allin Media」報道 (https://reurl.cc/lRakDj),有博企將員工「花紅」與接種疫苗掛鈎,更要求沒有接種的員工遞交衞生部門的醫療證明。昨午,有記者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提出上述的「谷針」問題。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回應,企業使用正當的方法,或者提供實質利益去鼓勵員工接種疫苗,當局是不反對的,亦樂見其成;但是,要基於自願和可選擇的原則。並稱:「一定要畀員工自己揀打唔打針、打邊種針、幾時打針,員工有呢個自由,唔應該迫員工打針。」
記者追問,若博企提出的掛鈎是員工不接種疫苗便被扣減「花紅」,還算是自願、非強迫?而且,有員工被博企「勸告」停餵母乳後接種疫苗,還算是自願、非強迫?
戴華浩坦言,手上的證據不充足,很難判斷相關企業的政策是否正確。至於記者提及的細節是否符合自願和可選擇的原則,交給大家判斷、博企自己檢討。戴華浩也表示,若實情如同傳媒所述,有企業要求員工停止餵哺母乳去接種疫苗,是不恰當的。
記者重覆大約半年前的問題:若博企強迫員工接種疫苗,是否違法?戴華浩回應,肯定不可以強迫員工接種疫苗。若真有其事,相信有部門介入、跟進。他補充,衛生部門接到相關投訴,會轉介、跟進;至今未有收到投訴。
沒證據接種mRNA疫苗與心肌炎有必然聯繫
另外,戴華浩表示,接種「mRNA疫苗」後出現心口痛 (或臨床上稱為胸痛),可以是一種非特異性的症狀,亦可以是心肌炎的其中一種臨床表現,需要結合其他症狀 (發燒、疲倦、心跳加快、胸悶、氣促等) 作判斷。目前,沒有證據證實接種「mRNA疫苗」和心肌炎之間的必然聯繫。
戴華浩建議,市民在接種後出現胸痛、呼吸短促、心跳加快等狀況,應避免劇烈運動,並聯繫醫護人員。他也指出,在本澳疫苗接種後的不良事件中,約有七十宗胸痛的主訴;目前,本澳已錄得五萬二千劑「mRNA疫苗」的接種,其中,十二至十七歲已接種一千三百人次,至今未有出現心肌炎的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