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801號

2021年07月09日

星期五

摩爾文化與澳門關係

2021-07-09

『摩爾兵營』的外貌如阿拉伯城堡

一八七四年建成的媽閣港務局大樓,俗稱『水師廠』,原為在澳門的印度籍警察營地,舊稱摩爾兵營。

歐洲研究學會是澳門新摩爾建築風格建築物之一

澳門有不少建築文物,因其歷史背景或建築特色,而被列入為不動產文物,被納入受保護建築,是澳門的重要文化資產,當中不少有逾百年歷史,也有不足百載的建築物,有些是古典式建築,有些屬現代主義風格。眾多的建築文物中,用作政府辦公大樓也不少,例如鏡湖馬路的消防局大樓、新馬路的市政署大樓、郵政總局大樓、位於東望洋斜巷被稱為『白宮』的金融管理局大樓、西墳馬路的社會工作局『藍屋仔』、荷蘭園正街的文化局大樓,以及媽閣斜路俗稱『水師廠』的海事及水務局大樓等。

歷史建築文物『水師廠』

上述的多座建築文物,都是被列入具藝術建築價值或紀念物,該些建築文物的建築設計風格與澳門的文化歷史多有關係,大多數為歐陸式和古典式風格的建築設計,包括建於一九二三年的消防局大樓、建於一九二五年的郵政總局大樓、建於一七八四年的市政署大樓等,被人稱為『摩爾風格』建築的『水師廠』,則是在澳門較為少見的另類風格建築物。『摩爾風格』建築,現存在澳門只有數幢,建於一八七四年的『水師廠』,是當中的表表者,『水師廠』的原稱是『摩爾兵營』,正是為摩爾人而建的大樓。

『摩爾兵營』雖然是為摩爾人而建的大樓,但其建築設計卻非原有的摩爾風格,文化遺產建築師呂澤強在『文化講座』專題『不是摩爾人風格』的講座上指出,建於十九世紀的『摩爾兵營』,是屬於『新摩爾風格』,又或『摩爾風格復興』。

不是『摩爾風格』的兵營

呂澤強稱,摩爾(Mours),葡文音『嚤囉』,摩爾是一個種族的概稱,他們是穆斯林,中世紀時期活躍於中非、地中海及伊比利半島的穆斯林,葡國人對果亞(印度)、斯里蘭卡人都稱之為摩爾人,莎士比亞劇的『奧塞爾』便是穆斯林。摩爾人曾於八至十五世紀在南歐建立王國,摩爾人的建築,多是阿拉伯式圓拱,又或以馬蹄式圓拱為外觀,摩爾人的建築物有很大的水面,建築物多為白色牆身,因水池和白色牆身對散熱有很大作用,摩爾建築設計注重配合氣候、降溫。

十一世紀後,南歐的西班牙、葡萄牙兩個國家已形成,在西、葡兩個國家未成立前,相關地域是屬於當時的摩爾王國,所以摩爾人對南歐的影響很大,西、葡兩國現時仍可見到一些昔日摩爾人的建築物,例如西班牙南部格林納達的摩爾王朝所建的清真寺宮殿──阿爾罕布拉宮,在葡萄牙摩爾人時期文化建築,有八至九世紀的辛特拉城堡(Sinter),和八世紀的埃武拉(Evora)摩爾噴泉等。

摩爾文化對西葡影響大

至十五世紀,摩爾人被逐出歐洲,但摩爾建築在十九世紀又再在歐洲及其他地區出現,主要原因是十九世紀的歐洲,正是文學主義時期,人們對歷史很有興趣,而且在十八世紀時,歐洲人喜作『壯遊』──即『大陣仗』的旅遊活動,有錢人愛僱用眾多的佣工隨從作遠遊措舉,歐洲人亦由此時期開始大量進入東方,當時的歐洲人最容易作遠遊的地方則是土耳其,因為土耳其接近歐洲,而土耳其是一個有穆斯林文化的地方,歐洲人亦因此將穆斯林文化帶回歐洲延續。

呂澤強指;十九世紀的摩爾建築,是新摩爾風格,是浪漫主義時期的歐洲建築師對東方迷戀的設計,新摩爾風格不是摩爾人的風格,是歐洲模仿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