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825號

2021年08月06日

星期五

聖母雪地殿二三事

2021-08-06

教堂內的拱頂和牆身繪有彩色壁畫

聖母雪地殿於1998年至2001年進行修復後由當時的澳門主教林家駿主持開放儀式

教堂內的壁畫大多為濕壁畫工藝要求非常高

教堂內的壁畫大多為濕壁畫

教堂內的壁畫中,其藍色的顏料是群青,這顏料見於敦煌壁畫,也見於歐洲濕壁畫

東望洋燈塔旁邊的聖母雪地殿教堂建於明朝

聖母雪地殿教堂的主祭台

早前松山的聖母雪地殿教堂完成設備維護工作,並已重新對外開放。這座澳門世界文化遺產歷史城區組成的建築之一,面積不大,只有約800平方米,卻是由明朝遺留下來的教堂。筆者早前參加了一個導賞團,其中提到教堂內的壁畫有可能是遠東地區最早的濕壁畫之一。筆者抄錄了一些筆記,並綜合了一些文獻,望拋磚引玉,一起發掘這個澳門的文化寶藏。

自明朝唯一保存完整的教堂

聖母雪地殿、東望洋燈塔、東望洋炮台一同屹立於澳門半島的最高峰——東望洋山之巔。據文化局的介紹:「聖母雪地殿教堂主堂呈長方形,其長為16 米,寬4.7 米,兩側牆身較為厚大且有扶壁,以承托筒拱結構的屋頂,但屋頂外形則為坡屋頂,以紅瓦鋪設,屋脊高7米多,檐口高4.8米。主祭壇右側設有一祭衣房,唱詩台則在門口上層,極為狹窄……教堂內的拱頂和牆身繪有彩色壁畫,其繪畫技巧融合中西藝術,彰顯教堂之價值。」

另外,據學者戴璐的《澳門東望洋山聖母雪地殿壁畫年代考》指出,教堂的特徵在葡萄牙海外建築,尤其是印度果亞教堂中都具有代表性。同時,聖母雪地殿是「澳門唯一保存完整的17世紀古教堂,其他建於同一時期的教堂都在天災人禍中毀滅了,如今澳門各大教堂都是18世紀後重建的。」

然而,教堂雖說是建於明朝,但確實的建築年份仍有不少說法。有的認為是1622年——這是根據首任澳葡總督馬斯加里耶斯(D. Francisco Mascarenhas)寫於1623年的信函,當中提到「……東望洋炮台已見雛形」。有的則認為不晚於1603年——這是根據藏於葡國的一幅古地圖,有人認為聖母雪地殿在圖中已清晰可見,但圖中未有標示聖保祿學院(俗稱「大三巴」),故推測聖母雪地殿的初建年代不會晚於聖保祿學院最後的重建年代,亦即1603年(聖保祿學院整個建築工程於1637至1640年間完全竣工)。而另邊廂,也有人認為地圖已顯示出大炮台(創建於1617年,1626年建成),故對「1603年」的說法有所保留。

但不論是上述哪個年份,「建於明末」是不少學者的共識。事實上,教堂大門地毯下的紅砂岩階磚或也在靜靜地「透露年鹷」。有指,紅砂岩常見於明朝的建築。及至清初,由於建築技術的進步,紅砂岩方才漸漸被其他物料取代。

或是遠東最早的濕壁畫之一

聖母雪地殿的另一特色是其壁畫。教堂內的四壁以及拱頂都繪滿壁畫,據導賞介紹,這有可能是遠東最早期的教堂濕壁畫之一。可惜的是圖案已褪色不少,變得非常難以辨識,但仍能從其輪廓推敲內容多與《聖經》有關,例如有天使、聖母、聖約翰、聖神的標誌等等。現時為了保護壁畫,入內的遊客已不准攝影。

現時教堂內的壁畫大多為濕壁畫,部分則是乾壁畫。所謂濕壁畫(Freso)簡單來說是指在濕石灰上作畫。這技藝大約成形於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常見於歐洲教堂內。其特色是不易剝落,較易保存。作畫前,工匠先要混和石灰、沙、泥,並在牆上抹上好幾層。之後要在倒數第二層上用礦物顏料畫上草圖,然後薄薄刷上一層石灰漿,在石灰乾掉前在上面作畫。顏料會立即被石灰吸入,加上石灰遇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變成碳酸鈣,令顏料可被「封」在其中。同時,由於濕壁畫多使用礦物顏料,當中不含動物膠等物質,壁畫於是容易保存。

石灰屬於強鹼,因此濕壁畫的顏料也必須為耐鹼性,無形中也限制了選擇。有趣的是,聖母雪地殿教堂的壁畫,所用的顏料有的與西方濕壁畫相同,有的則與中國國畫相同。據學者戴璐的研究顯示,教堂內的壁畫中,其藍色的顏料是群青,這顏料見於敦煌壁畫,也見於歐洲濕壁畫;其黑色則是骨炭,見於歐洲濕壁畫;而其紅色則是朱砂、鉛丹,這些顏料也見於敦煌壁畫之中,卻不見於歐洲的濕壁畫。戴璐的研究指,朱砂並非在原始的濕壁畫中檢測到,而粉末鉛丹在光照之下會迅速變暗,因此歐洲鉛丹不會用於濕壁畫。究竟聖母雪地殿教堂的濕壁畫為何使用鉛丹尚不清楚,猜測可能是畫家不了解濕壁畫的顏料禁忌,或時一時間找不到代替品。

該研究也指出,由於濕壁畫須在濕潤的表面上作畫,故工藝要求非常高。在歐洲,在教堂上繪滿壁畫是一項大工程,藝術家需要一整隊泥水匠與助手協助,而在早期的澳門要組織這樣成熟的團隊並非易事,認為從壁畫上的灰泥塗抹不平均、方向不一致等,可見畫師對濕壁畫的技法掌握仍未完美。

屢次改建 見證時代

顏料的檢測還顯示,壁畫的繪制時間有先有後,並非同一時間內完成,且部分有覆蓋的現象。而有學者指出,史料表明,初建的聖母雪地殿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座教堂的形制,而是經歷擴建與改建。事實上,教堂牆壁上的痕跡也在透露過去聖母雪地殿的模樣。有分析認為,1960年代天主教進行了「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簡稱「梵二」),之後,教堂的祭台位置有所改動,成為整座教堂的中心。聖母雪地殿教堂牆上的一些痕跡,或許也與此有關。

而之後因為各種原因,聖母雪地殿被荒廢好一段時間。據澳門文物網介紹,聖母雪地殿是東望洋炮台的一部分。而炮台一直被列為軍事禁區,非經批准,外人不得擅進,只有每年的8月5日(雪地)聖母誕及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予公眾進入。1976年,葡國軍隊撤出澳門,炮台才被闢為旅遊點。之後,澳葡政府於1996年曾對聖堂進行內部保護和修復工程,並發現了壁畫遺跡。1998年起,一組專家開始修復教堂內的壁畫,到2001 年完成,重新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