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同鄉會三青年建言琴澳多元發展

2021-08-19

雷泓宇、伍雅芬、劉志輝

【特訊】三位澳門江門同鄉會副會長分別是雷泓宇、伍雅芬和劉志輝分別就琴澳深度合作發展的可行模式向政府建言獻策,他們認為可採用澳大模式、共管模式以及全面接管橫琴這三種模式進行遠景規劃,並針對這三種模式分析其優缺點。

伍雅芬認為,澳大模式是中央批准廣東省將橫琴一部份土地租予澳門,該土地範圍內行駛澳門的法例和制度。該模式的好處是澳門可行使單一管理權,方便管理及效率較高,是短期緩解澳門土地不足的較好方案,但由於獲得土地面積較細,所以未必符合澳門長遠發展的需求。

劉志輝介紹了全面接管横琴的模式,他解釋產業相對單一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本澳可供發展土地不足,如果全面接管橫琴這片土地,土地面積就會直接增加三倍,這樣就可以推進產業多元化,配合國家倡議發展四大產業分別是金融產業、旅遊產業、大健康產業、文化基地產業。但上述方式的缺點就是澳門一直以來人才存在不足,若突然增加三倍的土地管理,不但加劇人力資源的問題,同時亦要處理現時已落户橫琴的內地屬性和遵守澳門法律和還是內地法律等複雜問題。

雷泓宇介紹和建議粵澳共管模式,例如澳人澳地、澳企澳稅。另外共管模式內人流、物流、資金流方面落地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通過“一線放寬 二線監管”方式管理,可期待澳門人相當於不用過關就直接進入橫琴,甚至持護照的海外人士在一定條件下可自由出入琴澳兩地,資金方面建議如果澳門人前往橫琴置業或投資專款專用,達到資金融通,自由出入。另外,澳門企業在橫琴加工的產品可列為“澳門製造”,並免關稅進入內地市場,從而促進澳門的產業多元化發展

雷泓宇,伍雅芬和劉志輝表示,回應早前賀特首所提到,短期內會有琴澳深度合作的的具體好消息公布,但不論那一種合作方式,希望真正協助澳門經濟多樣式發展,協助澳門居民尤其是年輕人透過横琴到大灣區發展和創業,更好地融入大灣區城市群發展。